鄠邑区:老旧小区改造打通百姓幸福生活的最后100米

西安日报 2021-02-03 05:11 大字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让城市旧貌焕新颜,还是改善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更是关乎群众“通往幸福生活的最后100米”。鄠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广泛征集民意,大胆创新、攻坚克难,打通了老百姓通往幸福生活的“最后100米”。

倾听民意

用行动赢得老百姓的赞美声

鄠邑区始终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来实施,努力做到“改的让群众满意、住的让群众舒心”。

在老旧小区改造开工前,鄠邑区均在出入口醒目位置设置公示牌,对改造内容、工期、方案等进行公示,让群众真正了解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及相关政策。把“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共评”理念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

同时,鄠邑区以党员干部听民声解民忧大走访活动为契机,通过倾听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邀请居民参与改造工作等方式,确保群众住得更方便更舒心。全面落实区级领导包抓社区工作责任,并向各社区派驻第一书记、专职副书记协调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也许,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和要求,鄠邑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听到最多的是老百姓的赞美声。

精准施策

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升小区环境

“如今改造后整个小区焕然一新,曾持怀疑态度的居民如今也成了最积极的支持者,他们从中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在税务小区,82岁的田竣彦激动地说:“如今小区绿化多了,楼面漂亮了、新硬化的道路更平坦了,住在这样的小区,咋能让人不舒坦。”

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屋面漏水、建筑立面破损脱皮等问题,鄠邑区结合各小区实际,从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提升房屋质量及居住功能、改善小区景观环境、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27项改造提升。2020年共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48公里,完成给水管道改造6.02公里,完成建筑外立面改造38.3万㎡,新建改造停车位1374个,新增健身器材20处,新增绿化1350㎡,新增电动车充电设施40个。

“改造后的小区道路硬化了、漏水的房顶也处理好了,杂草荒地被种上漂亮的风景树……”教师村小区住户王秋艳看着焕然一新的小区激动地说:“小区环境美得让人都不敢认。”

大胆创新

“拆墙并院”改出老百姓的幸福感

改造中,鄠邑区发现教师村小区、税务小区、就业局家属楼及艺宝小区,均于20世纪90年代建成。在改造前是4个独立小区,共有14栋楼,居民474户,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等安全问题。

为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消除安全隐患,鄠邑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结合4个小区实际,创新思路,打破原有格局,制定了“拆墙并院”的方案。为了实现“拆墙并院”,区级各相关部门及街办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多次入户宣传,征求群众意见,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拆墙并院”实施后,解决了消防安全和排水问题。新建的停车位解决了多年来无处停车的烦恼,新建的车棚消除了电动车充电的安全隐患。昔日脏乱的景象消失了,生活空间扩大了,小区环境更加优美,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齐全,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用心做事

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最好的赞美

鄠邑区第一批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共23个,分别是:南街1号楼、南街2号楼、南街3号楼、南街4号楼、南街5号楼、南街6号楼、南街7号楼、南街8号楼、南街9号楼、南街10号楼、钓台小区、渭水(中院)小区、南环小区、东环招待所家属楼、教师村小区、税务小区、艺宝小区、就业局小区、交警大队家属院、第二水泥厂小区、甘亭教委小区、民政小区、甘亭镇政府小区,涉及41栋楼,1524户,14.08万m2,于2020年10月30前全部完成了改造任务,11月30日完成区级验收工作。鄠邑区和施工单位签订了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对于老旧小区改造,居民满意率全部达到95%以上。

按照《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评估验收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民政局、市体育局、市水务局、市行政审批局已完成鄠邑区评估验收工作,并提交了评估验收合格意见。其中,经专家组对23个老旧小区现场打分,钓台小区、渭水(中院)小区、税务小区3个老旧小区达到优秀标准。

随着鄠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不断深入,老旧小区居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闻推荐

16岁女生突发出血热 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 医生提醒:早期症状与感冒相似,千万别当感冒治

寒冷的冬季,正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出血热的高发季节。近日,一名16岁女生因突发出血热入住西安市儿童医院,因为病情严重,在重症监...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