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留下的宝贵财富
□ 陈永田
父亲节那一天,在接受儿女的祝福时,我不由得又回想起那已离世二十八年的老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又在脑海里浮现,还似乎看到了他的身影慢慢向我走来,他的训斥和教诲也在耳边响起。
仔细想来自己一生的成长,除了老师的淳淳教导和部队的艰苦磨练之外,最多的还是受益于父亲的管教和影响。可以说老师是我的文化启蒙人,部队是我意志和智慧的造就地,而父亲则是我道德品质和性格的塑造者。
父亲从小就勤俭持家,吃了很多的苦。12岁到集上去卖熟红薯,一声吆喝声,触动了在棚里吸大烟的爷爷,从此,爷爷感到孩子赚钱不易,再也不吸大烟了。
13岁担着担子走街串巷去卖煤油,一头是煤油桶,另一头用砖头配重,为的是挣一点钱补贴家用。
新中国成立前,父亲慢慢长大,开始做生意,卖土产杂品和一些生活用品,不管阴天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起五更爬半夜,走南闯北去赶集,占地盘,去吆喝,为的是把物品卖出去。
在淮海战役中,父亲推着车送军粮,冬天下大雪,穿着的袜子都结了冰。
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所有私人物资全部归合作社,不允许私人经营。父亲是位孝子,为了照顾年迈的爷爷,为了养活我们兄妹,留在家里,让大哥去了供销社。
其实,我在青少年时代对父亲的做法不理解,甚至对于他的管教也曾产生过很大的抵触。
曾记得,小时候,不去上学,还是张效彦老师硬拉我去,而且还给我讲了很多道理,拿大哥作比喻!没有文化是不行的。
1960年全国自然灾害,家人没有吃的,父亲以收废品为业,为了养活家人,走街串巷,把换回来的东西归类,能吃的处理一下,用清水洗干净。有一次把换回来的皮套用清水浸泡上几天,再用刀垛开,用锅煮充饥。换回来的苦杏仁(本来是不要的),也是想煮着吃,结果泡的时间短了,一家人吃了差点全中毒,回想起来实在太可怕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父亲快六十岁了,还到陕西户县去种西瓜,那一年一个种瓜季,赚回了一百多块钱。
1971年底,我高中毕业,当时文革没有恢复高考,在大哥的力推下,去供销社打了一年工。1972年底,报名去当兵。当时母亲还有些不舍,说“好铁不打钉,好孩子不当兵”。在部队16年,也吃了不少苦,锻炼了自己的思想,提了干部,1988年转业回家乡。
父亲没有文化,不可能有成套的人生哲理传授给我,但他平时生活的支言片语和实际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媚上欺下、不攀富嫌贫、不争权贪财,不逞强斗勇,不招摇吹嘘的秉性和性格;老实做人、诚信为人、公平待人、宽容他人、不当狂人和不近小人的处事原则;尊老爱幼、奉行孝道、积德行善、感恩报德、宽厚仁慈的道德理念,却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在单位工作,比父亲那时的环境复杂得多,从单位退下来以后我常想,假如不是部队培养我多年,假如不是父亲的管教和影响,我真不敢保证在多年的工作中,没有出现大的过错。想到这里,我就从心里感谢父亲的教诲和管教。
古人云,家有严父慈母便是儿女之福,如今我能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应该感谢父亲多方面的教诲。
父亲就是儿女身后的大山,父亲又是儿女心中的丰碑,他给你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生命和厚重的父爱,更是那些做人的道理!
新闻推荐
公安鄠邑分局石井派出所成立于今年6月份,驻地位于鄠邑区原天桥镇新民庄村街道,下辖石井镇、玉蝉镇(原天桥镇7个村庄),辖区内面...
户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