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向劳模致敬 玉米育种人的“候鸟”人生 ——记省劳动模范刘振涛

西安晚报 2017-05-07 05:10 大字

在省劳动模范、农艺师刘振涛的心中,有个很深的“玉米情结”,这是他“玉米人生”的原始动力,也从此在他心中种下了玉米育种事业的根。20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做着“土专家”的梦,并享受着收获带来的喜悦。

以热爱为支点  关中汉变身“土专家”

1970年出生于户县的刘振涛,是个地道的关中汉。1994年,著名玉米育种专家郭秦龙组建了西安市秦龙玉米研究所,当时24岁的刘振涛毅然投身到这个团队中,致身玉米新品种研究选育,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开启了刘振涛充满艰辛和汗水的田间育种生涯。

谈到为什么会走上农业育种这条路时,刘振涛表示,起初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却发自内心热爱这个行业,育种的梦想在青年时代就已生根发芽。“这其实没有啥,我出生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农民要吃饭、要致富,只有靠务农,而良种是农民致富的希望。”

“那时候掌握的大多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农业经验,专业知识很匮乏。”为了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只有高中学历的刘振涛决心自学育种知识。他购买了《农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作物栽培学》等农业大专院校的相关教材,《种子世界》《农业科技通讯》等农业刊物开始自学。

白天工作忙,刘振涛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挑灯夜读。除此之外,当早晨五六点,大多数人尚在酣睡之时,他已经摸黑起床,开始学习。就这样,他利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虚心请教,用了3年时间自学完成了农业院校的专业教材,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后来潜心研究玉米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利用“自然温室” 候鸟般迁徙20余年

接触到实际的育种工作以后,刘振涛才知道这确实是一项艰辛、枯燥而又漫长的工程。刘振涛向记者介绍说:“培育一个良种,从第一代杂交到基因纯化、性状稳定,最后通过审定,至少需要经过8代,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也得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培育出一个良种。”

“陕西这边玉米从6月10日左右开始播种,到9月底10月初收获,一年一熟,而海南的冬季,温度较高,是育种的天堂。”为了加快育种进程,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刘振涛除了在本地育种外,坚持每年冬季赴海南岛进行加代育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陕西、海南之间。“我们常常是11月去,第二年4月回来。”他说。

这一开始便是20多年,每年春节他都独自在海南度过,错过与家人团聚的时刻。“没办法,谁叫咱干的就是这活。”每年玉米品种选育最关键的播种期,刘振涛都是在试验田里度过。整地、施肥、播种、管理、收获各个环节他都门儿清,早出晚归更成了他的工作常态。“玉米育种实践性很强,不下地根本摸不着,试验地、育种目标、亲本选配、田间选择、生产调查、群众需求等各个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刘振涛边说边在他的工作本上记录着玉米从出苗到收获各个阶段的特征。他说:“脚上踩泥,心中才有数。”

用丰收喜悦冲刷育种艰辛

在田间地头,刘振涛是最朴实的农民,一滴滴汗水滴落进土壤,在四季更替里和麦田融合成一幅幅播种、躬耕或收割的辛勤劳作画面;在研究所里,他是最专注的科研人员,对白天田间观察到的数据进行回顾、记录和整理,每个玉米材料的农艺特性、发育快慢等数据都印刻在他脑海里,历历在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振涛先后以第二、第三完成人的身份成功选育出了“户单6号”“户单2000”“新户单4号”“秦甜1号”等20多个玉米优良品种和一大批玉米自交系。其中,“户单2000”玉米品种被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推荐为“2002年全国重点推广品种”,属全国推广范围最大的品种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由他参与选育的玉米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4.8亿亩,增产粮食2000万吨,增加农民收入185亿元。

如果说数十年如一日的田间辛苦劳作以及呕心沥血的研究是刘振涛成功的关键因素,那么热爱玉米育种这个事业,就是一切的出发原点。从最初为解决温饱问题这个单纯质朴的梦想,到成功研制出众多优良玉米品种,为民众带来真正的实惠,他从没觉得自己是在做什么奉献和牺牲,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见到丰收的场景。 见习记者 康乔娜

新闻推荐

核载9人的驾校车坐了12人 超出的人员坐在小板凳上,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本报讯(记者袁玥)4月26日17时50分许,西安交警高速大队西汉中队民警在西汉高速涝峪口收费站发现一辆超员的驾校面包车,核载9人,却挤进了12人。超出的人员坐在面包车内的小板凳上,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