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管理员闫志道: 做农村书香的守护者
闫志道在书屋中整理图书记者 尚洪涛 摄
户县玉蝉镇格家庄村农家书屋,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读书点”,这两间外貌并不起眼的30平方米平房,却被乡亲们亲昵地称为“知识宝库”和“致富黄金屋”。小小一座农家书屋,能办得有声有色,得益于今年已74岁的玉蝉镇玉河小学退休教师闫志道的精心打理,用乡亲们的话说,“这个老汉不一般哩!”
“只要能把书屋办起来,胜过给我钱”
今年74岁的闫志道,是格家庄村一位普通的乡村退休老教师,完全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却以一位老人朴素的愿望和一位乡村文化人的担当,在村里的农家书屋里当起了义务管理员——记者了解到,格家庄村“农家书屋”建于2011年,是在全市实施“农家书屋工程”中建设起来的。书屋建成之后,向来热心的闫志道主动请缨做起义务图书管理员,“我当了一辈子教师,图书我会管,只要能把书屋办起来,让群众有书看,胜过给我钱。”
“上任”后,闫志道最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帮乡亲们养成阅读习惯,“在农村有阅读习惯的群众确实不多,所以,我给成年人推荐的书籍以技术类为主,让群众在科学养殖、种植中尝到读书的甜头,大家就会对读书有兴趣。”闫志道告诉记者。
于是,在整理图书之外,挨家挨户了解村民的读书需求,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成为老人每天最紧要的工作。为了把群众吸引进图书室,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地读书,几年做的读书笔记不下几十万字。为了培养群众的阅读兴趣,闫志道还自己动手,把村里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真实事例编写成小故事、顺口溜,做成展板,摆放在图书室。为了让书本“走下”书架,闫志道在图书室定期举行讲座,聘请学校老师、本村走出的研究生等有专业知识的人,为村民举办义务讲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闫志道的努力下,村里不少乡亲享受到书籍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福祉——住在闫老师对门的小李养了好几笼鸟,鸟儿们却都不叫、卖不上价钱,闫老师赶紧对症给他推荐了几本《养鸟知识》,不几天,小李养的鸟都叫了;街道老刘家养的猪崽不好好吃食,闫老师知道后给他送去《养猪一百问》,老刘现学现用,很快解决了养猪中遇到的问题,从此也成了农家书屋的常客。
村里有个年轻人叫郑强华,看到种植红豆杉树苗能挣钱,就花钱买来树苗,不知什么原因,栽种后树苗奄奄一息。小郑带着一些树苗赶紧找到闫老师想办法,闫老师接过树苗,对照书本上的种植方法,边看边实践,几天后,种在后院的树苗生机勃勃。他叫来郑强华,当面传授种植技术并说:“我都70多岁了,每天还在学习,你现在学,一点儿都不迟……”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闫志道眼中,书籍就是实现这句话最好的通途,他利用书本上的知识帮助本村及附近的村民,默默教育并感化着更多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开始探寻书中更精彩的世界。
他管书,还身兼多“职”
闫志道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图书管理员,但他也并不普通——“不干则已,要干就干好”是他的信条。几年下来,图书管理员这个很多人眼中只是“整理整理书籍”的“闲职”,被闫志道做得有声有色——不大的图书室外,逐渐增添了“家长学校”“道德讲堂”“关工小组办公室”等几个新招牌。虽然仍然是那两间房,但每日穿梭往来,在其中静心阅读的村民们已络绎不绝。这座田野边的“农家书屋”,真正扎根进了村民们的生活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外出打工,村子里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寒暑假里,孩子们便“放了羊”。闫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利用农家书屋为这些留守儿童开设第二课堂。在他的组织下,退休老师们给孩子们除了开设书法、绘画、写作等课程外,还义务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
看到读书、借书的人越来越多,闫志道又自费买了一台照相机,把村里的好人好事、坏事拍成照片,这样,图书室又成了村里的“道德讲堂”,闫志道的展板也成了扬善抑恶的黑板报。
闫志道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在闫志道心中,阅读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习技术:“它陶冶情操,提高个人素养,可以改变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民族的命运。” 记者 孙欢
新闻推荐
西安市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已成功举办十四届 “竞赛过程像一场足不出户的知识之旅”
西安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颁奖大会现场资料照片5月20日,西安市第十四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颁奖大会在止园饭店礼堂隆重举行。第十四届科普知识竞赛,参赛学校700多所,参赛人数近18万...
户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