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结果 ——记户县玉蝉镇格家庄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闫志道

陕西日报 2016-06-19 18:00 大字

闫志道向人们介绍他自己制作的展板。

本报记者 高山

读一本图书,让一个孩子解开疑惑,让一户农民发家致富。

拍一张照片,让一个家庭和睦美满,让一个村庄和谐文明。

从退休教师到农家书屋管理员,年逾古稀的户县玉蝉镇格家庄村闫志道常年扎根农村、义务为村民服务,用“有‘送’无‘种\’是白送,有‘种’无‘收\’是白种;有‘收’有‘用\’有传承,民族血脉才传动”的精神,将宜人的书香化为文化力量,为格家庄村带来了希望与文明。

义务精心——建设知识宝库

2011年12月,村里要建农家书屋的消息让格家庄村沸腾了起来。但由于村里没钱开工资,管理者又需要文化基础,书屋管理员迟迟没有合适人选。就在这时,酷爱读书的闫志道站了出来:“我当了一辈子教师,管理图书就是举手之劳。我也有退休金,不需要啥报酬,只要能把书屋办起来,让群众有书看,胜过给我钱。”就这样,71岁的闫志道在全村人的信任和期待中,走上了书屋管理员的岗位。从此一年365天,无论工作或双休,无论农忙或农闲,格家庄村的书屋天天开放。即使有时因为有事不能坐守书屋,只要有人借书,闫志道也一定随叫随到。

基层条件艰苦,农村书屋缺纸少墨,于是,闫志道就四处搜集废弃的展板、三合板、纸箱等材料,并托人从废品站买来废旧白纸,从自己家里拿来笔墨,为书屋写标语、做展板。直到今天,书屋里近百张借书卡都是他利用废旧烟盒、药盒剪贴自制。

为了能让孩子们有效读书,闫志道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教导孩子们记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让读书从看热闹变成真正有所收获。为了充分调动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他鼓励以大带小,让高年级的孩子争当“小老师”,而且不定期地挑选一些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做成展板向大家展示,爱读书、勤读书的孩子的姓名也会被他写到光荣榜上以示鼓励。在他的引导和带动下,孩子们逐渐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有些还被选为小小管理员,当起了书屋的小主人。

四点半学校——孩子们的公益学堂

随着农家书屋的小读者越来越多,闫志道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愈来愈关心。谁上几年级?学习成绩怎么样?父母能不能辅导功课等等,几乎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在他心里建了档案。当他发现全村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而且有不少家境贫寒时,闫志道深感痛心,决心开设公益学堂,利用课余时间为孩子补习功课。经过一番准备,格家庄村书屋的“四点半学校”在今年春节正式开课。在闫志道的带领下,村上四、五名退休教师自制教具,主动担负起教学任务。

除了语文、数学、化学等主要学科,“四点半学校”还开设了书法、绘画课,所有的课程没有收过学生一分钱。“现在许多孩子都在补习班补课,一年光这些补课费就要花不止一千块钱,全村四十多户就要花五六万元。虽说现在国家给免了学费,但补课费远远高于以前的学费!”尽管开设的课程还不够全面,学生也不太多,但是闫志道表示,“四点半学校”还会坚持办下去,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力量和更多有爱心的人能加入公益课堂建设的队伍中来。

农家书屋——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黄金屋”

家住书屋对面的康志有今年75岁,他不仅是格家庄书屋的捐建者之一,也是书屋的受益者。几年前,康志有发现自家院子里的几株葡萄结果太少,便找到闫志道,从书屋里借了一些关于葡萄种植的书回去琢磨。他按照书上介绍的剪枝方法实践,结果葡萄长得比别人家都好,不用施肥,果子也结得密实。去年,康志有发现自己养的鸭子总爱闹肚子,有些还秃顶、掉毛,康志有便径直走到书屋,借来鸭子养殖与疾病管理方面的书寻求办法。他按照书上的方法对症下药,鸭子马上好了起来。通过科学养殖,康志有家的鸭子产蛋量提高了,竟惹得别人看上他家的鸭子,硬是要走了2只。

40多岁的村支书张团委曾经是闫志道的学生,前年栽了2亩葡萄,每逢遇到种植养护上的问题,就来找闫志道借书,如今这两亩葡萄每年就能给他带来2、3万元的收益。“我们上学那会,闫老师就教我们种这种那。还记得那个时候他带着我们在学校种蓖麻,其他孩子要勤工俭学,我们不用打工,光收的蓖麻换的钱都凑够我们的学费了!”张团委回忆。

葡萄、核桃、牡丹、大丽花……闫志道自己种过的东西更多,他是每样种一点,然后按照书上的办法去实践、管理,效果好的方法他就会推荐给需要的种植户。他家的地,成了地地道道的读书实验田。一传十,十传百,格家庄村书屋帮助许多人走上了发家致富路,不少周边村子的人都被吸引,远道来格家庄村书屋借书,成了书屋的常客。

小小相机——记录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格家庄村书屋的里里外外,摆放着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展板,每块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故事,记录着村民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着村子的变化与发展。而这每一块展板,从策划、拍摄,到撰文、制作,都出自闫志道之手,一年下来,就有20块之多。

村里一个先天残疾的孩子自强不息,通过读书自学了电脑;村里一对年轻夫妇平日爱读书、看报,借用书本的知识科学养猪,发家致富;一个退休的博士为了赡养独自在家的老母亲,放弃大城市的优越条件,只身回到村子里陪老人一起生活;曾是工厂书记的退休老党员,每天推着垃圾车跑来跑去,主动打扫村里的街道;一个上门女婿孝敬老人,比儿子还亲……从善行善举到孝心孝道,从勤劳致富到和谐文明,闫志道用手中的相机把村子里的真人真事拍摄下来,再做成展板宣传出去。一张张小小的照片,点燃了全村人的生活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村风。

两年前因为没有劳动报酬,村委会门前的一块空地一直没人打扫,十分脏乱。一天,村子里的单英芹跑来,问闫志道好人榜展板上有没有自己的照片?闫志道说:“你要做好人好事,就给你拍,给你上榜。”从此后单英芹便主动打扫村委会门前那块空地,而且一直坚持至今。于是,闫志道便把单英芹的故事拍摄制作成了展板,“没有小善就没有大德,我们要鼓励他们多做好事。”

就这样,曾经爱乱倒垃圾的人不随意倒了,曾经不注重言传身教的人开始抓娃娃教育了,发家致富的人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读书体会……格家庄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闫志道用镜头耕种的知识与文明,在格家庄村结出了喜人的果实!

新闻推荐

西汉高速户县管理所确保汛期道路畅通

本报讯(杨武亮)为确保汛期西汉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西汉高速户县管理所提高全员责任担当意识,切实做好汛期防范措施。户县管理所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成党员突击队,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争做合格党员...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