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林业:年产37亿株种苗保生态
西安现代化林木种苗繁育中心的红叶石楠种苗。 蔡克胜摄
本报记者 王永锋
没有林木种苗作保障,林业生态建设就将无从谈起!
“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生态建设战略的实施,使全省林业建设进入新阶段,也为林木种苗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据统计,目前全省每年生产各类苗木37亿株,初步形成以重点林木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为骨干,国有、民营和专业合作组织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为全省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筑牢了绿色根基。
年生产各类苗木37亿株
陕西是林业大省,近年来每年造林绿化400余万亩,荒山造林、经济林建设和城镇绿化等,都需要大量林木种苗的支撑。
日前,记者在位于户县涝店镇的西安现代化林木种苗繁育中心看到,一片片正在培育的红叶石楠、大叶女贞、广玉兰等苗木,笔直矗立,排列整齐,让人仿佛置身“绿”的海洋,顿感阵阵暖意。
这是一个1700余亩的大“园林”,智能温室、育苗车间、分拣车间、组培车间等一应俱全。据公司负责人介绍,繁育中心年生产林木良种种苗230余万株,凤梨、红掌、蝴蝶兰、常春藤等花卉15万株(盆),每年出圃各类良种壮苗150余万株,承担并完成了西安市大绿工程等部分绿化项目,以及100多个村的“绿色家园”三化一片林项目建设任务,为全省“三化”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目前,繁育中心已实现育苗良种化、生产工厂化、灌溉管网化、经营市场化、圃地园林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格局。
省林木种苗站站长谢君朝介绍,为保障林木种苗有效供给,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陕西省出台了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全省林木种苗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省建设良种、采种基地75处,国有苗圃341个,民营和乡村苗圃5000余处。育苗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已由过去的大田播种逐步向容器育苗、穗条嫁接、组培育苗等转变,林木良种、新技术等在生产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据悉,全省年生产各类苗木37亿株、花卉300余万株,每年造林用苗在15亿株左右。在保障陕西省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近两年还为西北地区提供大量苗木。2015年,全省林木种苗产值首次突破80亿元。
林木种苗合格率90%以上
林木种苗质量,直接影响着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和林农增收。在满足种苗数量的同时,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将成为林业发展对种苗的高标要求。令人可喜的是,在这方面陕西省已取得显著成效。
“严把种苗市场准入”,是确保种苗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近年来,陕西省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严格开展以林木种苗质量监管为重点的行政管理执法。省种苗站每年都要对20至30个县的种苗质量进行抽查。目前,全省共有持证生产单位1645家,经营单位1700余家。经过多年努力,陕西省林木种苗质量大幅度提高,每年国家和省级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有力地保障了造林用种用苗质量。
目前,经济林种苗,占全省林木种苗的比重较大,直接关系林农利益。因此,对核桃等经济林种苗的生产供应,省林业厅明确要求除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质量检验证、标签外,还应出具品种承诺书,做到来源、品种、销售去向“三清楚”。同时,结合打假活动,深入开展林木种苗市场执法活动,推动全省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化进程。陕西省还搭建起陕西林木种苗网信息平台,加强种苗信息服务,为全省生态建设提供保障。
加快推广良种使用力度
据悉,目前陕西林地面积1.85亿亩,森林面积1.33亿亩,森林覆盖率43.06%,排全国第12位;活立木总蓄积5.1亿立方米,排全国第10位。充足的林木种苗,让陕西5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300万亩,增加森林面积500余万亩。
如今,绿色已成为陕西的标志性符号。但是,陕西省健康森林仅占45.6%,低于全国74.5%的水平。除了森林林分过密、过稀、过纯等问题外,全省造林良种使用率仅为45%,而按照国家要求,到“十三五”末造林良种使用率要达到75%。
“造林良种使用率太低,直接影响着林分质量。只有不断提高良种生产水平,加快推广良种使用力度,才能对标全国迎头赶上。”谢君朝说,加快林木品种审定与推广,对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和良种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省已审定认定37个树种、148个品种为省级林木良种,对推进全省林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全省新报的15个品种已通过初审。
据介绍,陕西林业种苗下一步将以市场为导向,固种源、强基地、兴产业,实现种苗生产基地化、造林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管理法制化、信息规范化,确保全省林业“三化”战略稳步推进。
新闻推荐
打造特色美食街区融合餐饮文化体验 ——访西安市商务局局长吕恒军
日前,西安市商务局在发布的《西安市特色美食街区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未来五年,西安将整合各区(县)域资源,科学规划西安市特色美食街区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带、三圈、四组团”的总体格局。...
户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