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下田家 □马元社
旧时田家村陶浒 绘
田家村,高陵区东南的一个小村庄,地处城边,村处昭慧院塔下,田姓较多,故清雍正十年(1732)《高陵县志》记作“塔下田家”,光绪七年(1881)《高陵县续志》记作“塔底田”,民国30年(1941)《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
早在唐宣宗大中年间,田家村边有一个昭慧寺,因其在咸阳、泾阳和渭阳东北方,所以也叫三阳寺。因年深日久,垣圮瓦脱,于是在明正德年间,由该院住僧满愍率寺周围的居民捐资,召匠重修。
高陵博物馆藏有吕泾野撰《重修昭慧院记》碑,记载重修后的昭慧院南北长四十一丈,北面宽一十五丈五尺,南面宽一十六丈。1984年这里曾出土北周建德元年(572)刘欢庆造像石一尊,说明这里远在唐以前就有佛事活动。
三阳寺院内有塔,因寺得名三阳塔,也叫昭慧塔、高陵塔,为密檐式砖塔,高53米,顶部为圆形空瓶式。底层有南北两个券门,其余各层为东、西、南、北四个券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二砖和牙子各二砖交错砌筑,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涩内收。塔梯内绕,可作攀登。明《高陵县志》记载:“三阳寺唐大中年间创置,然有塔则非近代物矣。”1956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家村在塔下,村子很小,仅有一百多户人家,有耕地五百多亩,多种小麦和玉米,也有果园。高陵城区扩容前,田家村人祖祖辈辈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住着四合院,门前种点菜,栽些花,农闲时间,村民在县城打工,挣些零花钱,那时候田家村人过着安适富足的日子。
在田家村人心中,三阳塔就是一个老朋友,一个老伙计,一个老邻居,早上起来听塔上鸟鸣,下午看夕阳从塔顶落下,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几千年来与塔做伴,已成为田家村人的习惯。
三阳塔深厚的文化氛围,吸引到教育名流、本县有志之士罗端先,围绕塔建学校,打造高陵文化圈。1942年,他与地方知名人士向全县民众募捐钱财,在田家村创办了“高陵县立中学”,请于右任先生题写校名,这就是如今的高陵一中前身。之后,三阳塔被围在校园内,塔下北边是学校操场,南边是教学楼,校园外就是田家村。几十年来,高陵一中培育英才,三阳塔也见证了高陵教育事业发展。
时代变迁,到了2010年,高陵大发展脚步日益加快,三阳塔被纳入发展规划中,围绕三阳塔,建昭慧院、昭慧广场,田家村拆迁了,田家村人搬进了昭慧小区。
田家村旧址上修了一条南北路,建起了社区和昭慧广场,完全融入城区。广场从北到南修建有汉阙门、书简台、喷泉池、雕塑台、博物馆等建筑,东西还建有牌楼。特别是雕塑台,是昭慧广场最高处,高四五米,四面基座上雕刻着高陵历史上著名的“高陵八景”:渭水秋风、云槐精舍、泾渭分明、鹿塬碧绕、唐东渭桥、隆昌夜月、古阳关寨、牌楼奇葩。人物景致,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高陵历史上的自然景观。拾阶而上,台面四周是汉白玉栏杆,四角有草坪和地灯点缀。台中央矗立着四五米高的大石头,石头底座四周雕刻着高陵历史名人,状元吕楠、唐朝宰相于志宁和《授时历》编撰者杨恭懿。石头高四五米,宽三四米,石上天然形成的水纹,纵横交错,或粗或细、或高或低、或虚或实、曲曲折折,好像泾渭河水弯弯曲曲,奔流不息,水势的丰枯变化,又如泾渭分明自然景观,四季变换,清清浊浊。站在雕塑台上,俯瞰整个广场,一景一物尽收眼底。
傍晚的广场上,跳广场舞的、滑旱冰的、打羽毛球的、乘凉的,角角落落坐的都是人,音乐声、喧闹声,此起彼伏,甚是热闹,让这个承载着高陵人休闲娱乐的广场,极富人气。
风起了,三阳塔上传来了清脆的风铃声,和着现代音乐,伴着塔身闪烁的灯光,把历史的辉煌与时代的变迁尽情宣扬。
风落了,三阳塔陷入沉寂,进入沉思。田家村,也许多年以后,这个村名人们已经不记得了,只有塔知道,这里曾是在繁华中落寞的一个村子。
新闻推荐
知孝心践孝行 暖心故事感动无数网友 记2020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赵泽华
同学们表示要向赵泽华(中间手捧鲜花者)学习还记得那个暖心少年赵泽华吗?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每天早上擀600多个包...
高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