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排除万难留世书

各界导报 2020-05-11 00:47 大字

张晓龙在介绍《三国演义》书法作品□魏丹丹文/图

“我想分别用隶、草、行、篆四种字体,在长4尺、宽2尺的宣纸上抄写中国古典四大名著。”6年来,即使家人一直不理解,张晓龙依旧初心不变。

5月5日,当笔者走进西安市高陵区耿镇的一间民房时,只见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挂满了他的书法作品。

“小时候爷爷坐诊,我就在一旁用毛笔写药方,久而久之,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张晓龙从8岁起就开始练字,至今已坚持了40多年,平日无论去哪,他都随身携带纸笔,一有时间就练习书法。

为了能全身心投入到书法创作中,张晓龙毅然辞掉了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购买笔墨纸砚也需要钱”。为了攒钱买纸和笔,他就在书院门摆摊卖春联。“我不怕困难,就怕有生之年无法完成抄写典籍的‘工程’。”

“艺术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6年前,张晓龙萌生了用不同字体抄写中国四大名著的想法。他说,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也是对自己练习书法的一个总结。

为了抄写《三国演义》,张晓龙写秃了300多支毛笔,宣纸用了3500多张。“每个字都浸透着汗水,房间里废纸成堆,垒起来比人都高。”张晓龙说,目前《三国演义》的抄写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回想起这些年来的艰辛,他感慨道:“排除万难留世书。”

“山里远离喧嚣,更安静。”“五一”期间,张晓龙托朋友在秦岭找了一间房子,准备全身心抄写典籍。他说,接下来,会着手抄写《水浒传》等其余四大名著,待全部抄写完成后将举办展览。

新闻推荐

西安市两项工作获 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本报讯(记者杨耀青)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西安市两...

高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