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高效惠民国家示范项目让群众尽享文化“大餐”

阳光报 2016-08-04 21:13 大字

群众如有文化需求,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发一份E-mail,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人员,就会像公安110一样,迅速赶到群众家里进行对口服务——这在西安市高陵区并非天方夜谭,已成为常态。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是2013年获文化部批准创建的国家示范项目,于2016年5月按规划完成创建任务并接受文化部最终验收,是一项创新、快速、高效解决群众文化诉求的惠民项目。记者  赵生杰 实习记者 孙建利

群众一个电话文化诉求解决

镜头一:通远镇的刘女士晚上8多打电话向公共文化服务“110”求助,称她们何村急需广场舞培训老师,问能否派老师进村辅导以满足村民需要。仅十多分钟,区文化部门就安排了专业人员着手培训工作。

镜头二:泾渭街办残疾人张女士热心群众公益文化事业,自发组织了五十余人的业余演出团队进广场、社区为群众演出。因急需音响设备,她打电话求助公共文化服务“110”,工作人员接到诉求后,立即派人核实、调查,在证实其确系公益演出时,根据演出场次、社会效益、扶持特殊群体等综合考量后,用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演出经费预以资助。

2012年以来,高陵县(区)开始探索和推行公共文化服务“110”模式,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室、文艺社团、文化培训等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群众只要有文化诉求,就能及时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整合文化资源百余支队伍为民服务

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是依托政府和社会人力、设施等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借鉴公安“110”的服务模式而创建的一套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110”作为高陵区文化惠民的新型模式,如何提升服务能力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经过多次深入村组调研后,该区从接报、记录、汇报、出动、交流、解决、回访等7个环节对文化“110”服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和梳理,并吸纳在戏曲、音乐、舞蹈、书画等领域有一定造诣且热衷于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人才,组建了百余支“110”服务队伍。通过面对面服务、网上服务、书信交流等方式,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目前,高陵区公共文化服务“110”服务的内容有文化信息提供、群众文艺队伍组建、艺术鉴赏、小戏小品创作,舞蹈、书法、美术、摄影等文艺辅导,群众有文艺成果展览展示推广、传统文化保护设施设备协调使用、文化艺术欣赏等方面的文化诉求时,只需拨打一个电话或登陆互联网诉求平台,工作人员即可快速、便捷、高效地解决人民群众的合理文化诉求。它将群众“有问题来汇报,求解决”创新性的转变为“你只要说,我马上为你解决”,成为一种服务群众的有效新途径。

 搭建文化平台激发群众创造活力

高陵区在推行公共文化服务“110”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对群众每一次文化需求真诚服务,力求实效。高陵区还通过开展“田园宣讲”、群众文化大舞台、农民文化节、摄影展、书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城乡群众享受到快捷优质的文化服务,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

而今,高陵区在全区普遍实现区、镇、村体育健身广场、农家书屋、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全覆盖的同时,还建立起了留守儿童文化活动基地,成立了高陵曲子、洞箫等本土文化项目传习所。高陵洞箫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陵曲子、船长芯子等5项民间文化艺术,也先后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新闻推荐

西安渭河岸要建25万人新城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

预计2020年,草滩及毗邻的渭河两岸将变成一座中等繁华的宜居“新城”,学校、医院、公园一应俱全,将有25万人在此定居。近日出台的《西安市渭河城市段总体规划》如此描述。96平方公里“新城”依河建西...

高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陵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