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血热和草莓没有必然联系 出血热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较相似,专家称不会人传人
12月19日上午,“西安出血热”上了微博热搜。意外的是,今年西安出血热高峰来临之时,不少网友将矛头指向了长安区的草莓种植基地,称因基地老鼠过多污染了草莓,导致人吃了之后感染了病毒。19日上午,当地草莓种植户称,基地都有灭鼠措施,不会背这个锅。当地农业部门表示,网上的说法都是谣言,草莓和出血热没有必然联系。
草莓种植户称收入锐减
“这个区域历来都是出血热的高发地,跟草莓没关系。”在长安区一家百亩草莓大棚种植基地的种植户胡先生否认“草莓有毒”。胡先生称,每天他们种植人员都待在棚子里,也没见感染出血热。从草莓成熟之前,就开始在大棚周边投放老鼠药,“大棚的底部都压得很实,除非打洞,否则老鼠都进不来。”
胡先生来长安区种草莓五六年了,称今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那些说大棚里今年老鼠多,经常窜来窜去的消息就不是真实的。”
另外一家基地的种植户陈先生告诉记者,老鼠是不吃草莓的,只是喜欢吃草莓表皮的籽,如果大棚内有老鼠,不少草莓表皮的籽就会被扒掉,很容易就会发现。今年11月草莓上市以来,棚内还没有发现有老鼠。
陈先生说,网上的言论对草莓种植户影响很大,前几天每天零售和采摘的能够卖到2000块钱,这两天顾客明显减少了一半以上,只能卖到600余元。
就在12月16日,当地农业部门还来取样过,检测合格。
19日上午,记者致电长安区农业局。该局工作人员称,草莓和出血热没有联系,会通过相关媒体进行辟谣。
西安历来是出血热高发区
随着新冠疫情和出血热发病高峰的叠加,西安传染病的防控形势显得异常严峻。
记者了解到,出血热虽然随着防控措施的改善发病水平不断下降,但从国家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2004—2017年的公开资料来看,14年内全国仍有超过1700人死于出血热,约18万人感染。2019年中国出血热发病数量为9596例,死亡人数为44人,平均死亡率0.4%。
其中,陕西省出血热发病数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总数超过2万人,占全国发病总数的13%,仅次于黑龙江省,发病率高达4.48%,且近年来增长态势明显。每年十月开始,陕西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都会进入出血热的高峰季节。
12月18日,据西安当地媒体报道,该市多个医院出现了出血热病例。而在民间,不少微信群、QQ群也在散发一些关于出血热的消息。目前,西安当地政府并未发布出血热感染的具体病例数据。
知情人称,在西安市,长安区一直以来是出血热疫情的高发区,主要的传染源为黑线姬鼠。
19日上午,记者致电长安区医院感染科,该科室工作人员称不便透露相关情况,并称“还有很多病人等着”,便挂断了电话。
当天,记者尝试询问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数据情况,但因一直占线未能接通电话。
小科普
什么是出血热
专家介绍,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出血热病死率很高,被老鼠咬到或食用了老鼠爬过的食物和水、接触到带有病毒的老鼠血液、尿液、粪便等,都有可能传染上出血热。人群普遍易感,在常有野外工作的农民,或从事农业产业、粮食加工的工人以及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据了解,目前引起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汉坦病毒主要有两种,即由野鼠携带的汉滩病毒型(Ⅰ型),以及由家鼠携带的汉城病毒型(Ⅱ型)。历来认为陕西关中地区的肾综合征出血热主要由黑线姬鼠携带汉滩病毒引起,是我国I型汉滩病毒的重要疫区。近年来,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中和抗体检测鉴定,证实西安存在汉城型病毒本地感染,陕西关中地区是以汉滩病毒型为绝对优势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混合型疫区。
出血热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严重的急性传染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典型临床经过分为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早期出血热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由于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并处理,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因此在出现发热等症状后,市民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出血热怎样传播
接触传播,通过含病毒的鼠尿、粪、呕吐物及鼠血、组织液等经显性或不显性破损的皮肤黏膜侵入机体。
呼吸道传播,带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在外界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感染。
消化道感染,摄入污染的饮食、饮水可经破损的口腔黏膜和消化道感染。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宋蕊表示,“出血热不是SARS、甲流那样的呼吸道传染病,不会在人与人间传染,主要是通过啮齿类动物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后接触传播,因此不会出现大范围跨跃式感染。”
◎相关新闻奥密克戎已传至89个国家和地区
世卫组织12月18日通报,全球8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报告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感染病例;在出现社区传播病例的地区,病毒扩散速度达到“一天半至三天内病例数增加一倍”。
世卫组织说,奥密克戎在完成疫苗接种人口比例高的国家和地区传播迅速,但不清楚这一现象是因为这一毒株天然具备更强免疫逃逸能力还是更强传染力,或是两者兼具。南非11月24日首次报告这一新变异毒株后,世卫组织11月26日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并以希腊字母命名为“奥密克戎”。多国随后收紧防疫措施,包括限制跨境旅行和大型聚会、缩短商家营业时间,希望遏制奥密克戎扩散。由7个发达经济体组成的七国集团本周说,奥密克戎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最大威胁”。
世卫组织说,截至目前,新毒株的传染力、致病性以及感染后发展为重症的几率等信息仍不足,“有关奥密克戎毒株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数据依然有限”。另外,需要更多数据确定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和重症的效力。
世卫组织警告,英国和南非因感染奥密克戎毒株而住院的人数持续增多,考虑到各地病例激增状况,“许多地方的医疗系统可能很快不堪负荷”。
另外,当地时间12月18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有症状感染的风险显著增加。
科学家对英国健康安全局和国家卫生服务机构11月29日至12月11日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种的风险比德尔塔高出了5.4倍,而且没有迹象表明症状比感染德尔塔更轻微。
本报综合《健康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锦)为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智慧,树立技能标杆,表彰行业先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高竞技...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