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文艺路活跃着一群装台人 60岁还不敢歇息的刁顺子“原型”朱冬平 和作家陈彦聊过天 女婿还客串个小角色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朱冬平正在搬道具华商报记者 陈团结 摄
最近,陕味电视剧《装台》热播,每天打开电视,看看张嘉益带领一帮朋友装台打工的喜怒哀乐,找找熟悉的美食、熟悉的地方,成为西安人的一大乐事。
你知道在西安市文艺路,真的活跃着一群装台人吗?在他们中,有位朱师傅,被大伙儿称为现实生活中的“刁顺子”。
他总说自己“闷”得很
没咋上学只能出力气
12月11日上午10时许,西安市文艺路,个头不高、憨厚朴实的朱冬平站在自家的三轮车旁等活儿。早上他已经帮一家饭店送了趟牛肉,然后又回到这儿的根据地,等待搬东西、搬家这样的零活儿。一起等活儿的都是熟人,平常也听他的招呼,给几个剧院装台。
“我这个人“闷”(陕西方言,笨的意思)得很,就能出个力气,别的活儿干不了。”朱冬平说自己60岁了,干装台已经20多年了,但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一些。
朱师傅和电视剧《装台》中的顺子一样,也是地道的西安城中村人,从小就住在文艺路附近的刁家村,初中毕业后,因为没什么手艺,就一直靠卖力气为生。
早年和妻子一起卖菜,每天凌晨两三点到批发市场买菜,然后给十几家饭馆送菜,有一次遇到一个广东菜馆老板跑路,七八千元打了水漂。20多年前这可是一笔巨款,这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那时起妻子抑郁成疾,患病离世。后来朱师傅再次结婚,开始以装台为生,如今有个12岁的小儿子,妻子在长安区摆摊卖衣服。他每天早上先帮妻子出摊,然后骑摩托车到文艺路上工,活儿少的时候六七点回家,有时装台时间紧张,回家就凌晨两三点了。
“戏剧院、京剧团,只要一个电话,我就把人召集起来,保证按时把活儿干完,前几天刚带了5个人去了趟北京装台。”朱师傅告诉华商报记者,20多年来,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团队,有四五十人,年龄大的较多,大家都很熟悉,有个活儿自己就分配组织,一般一个台子需要8-10人,有时候可以同时搭几个台子。干的时间长了,大家也成了熟练工,干起活来都很麻利,因此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生意,团里有装台的活儿都通过他来组织。
喜欢装台喜欢文化人
装台收入其实很微薄
采访中,有几位和朱师傅一起装台的人围过来,他们有的来自乾县,有的来自甘肃庆阳,也都干装台多年了。“我们领导这个人没嘛达,说一不二,答应的事儿肯定做到。”民工们开玩笑叫朱师傅领导,说他是个老实人,很有诚信。
这行收入如何呢?朱师傅说,像秦腔这样的古典戏,布景、东西比较少,装台比较容易,一般一天就完成了,但是现在现代戏比较多,对舞台布景要求也高,所以装台难度高了,有时候需要两三天。一般装台的活儿是按天计算的,早年一天七八十元,现在不到200元。虽然钱不多,但和文艺单位打交道“保险”,钱最多走手续慢点,不会不给。钱一般都会打到自己账上,再分给兄弟们,这些年来账目很清楚,所以大伙儿也很信任他。此外,他感觉和文化人打交道“心情好点”,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儿,从心底里喜欢文化人,喜欢装台这个沾点儿艺术气息的力气活儿。
因为常年从事装台,朱师傅的嘴里都是各种名角,说起装台见过的名角也是如数家珍。比如曾经给话剧《白鹿原》布景,当时见过濮存昕、郭达等。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这些地方,他就像进了家门一样熟悉,从领导到演员、门卫、厨师都十分熟悉,大家也很尊重这些凭力气吃饭的下苦人,最近更是纷纷开玩笑叫他“顺子”。
曾和作家陈彦、《装台》导演聊过天
女婿还客串了个小角色
“陈彦老师写作的时候,曾经叫我去聊过天,了解装台的实际生活,和《装台》的导演也聊过。”朱师傅说,熟人都说自己是刁顺子的原型,其实,自己连《装台》电视剧都没看过。“整天想着多干点活多挣点钱,没时间啊!”
尽管没看过《装台》电视剧,但朱师傅对装台曾经在哪儿取景等非常熟悉,指点着各种熟悉的地方,很多熟人也在剧中客串角色。“我的二女婿还在里面演了个卖鸟的老板。”朱师傅说,因为是熟地方熟人,感觉和这个剧特别贴心。
生活压力大
60岁了还不敢歇歇
单靠装台,收入是无法维持生活的。朱师傅和他的三轮车朋友们,平常还要帮人搬东西、搬家挣点小钱,他们说,自己的三轮车队搬家绝对比搬家公司实惠。采访中,一名男子过来说要搬12箱药到四楼,问多少钱,朱师傅开口要了30元,男子一听立马同意,因为正在采访中,朱师傅将这单生意安排给了旁边一位兄弟,兄弟听话地跟着走了。“虽然只是两碗面钱,也比没有强。”朱师傅说,自己从来开口要价都很低,就是凭力气下苦维持生活,所以在这一片口碑好,大家有事儿都愿意叫他。
每天忙忙碌碌,算下来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基本能维持生活。朱师傅也有很多遗憾,因为现在天天还在打工,没办法帮两个女儿带孩子。压力也很大,小儿子才上小学六年级,未来上学花费还很高。所以,尽管已经60岁了,他还是要天天打工等活儿,没办法“退休”。“我啥保障都没有,只有个居民医保。”他说,能干一天就多干一天,多挣点钱,将来养老尽量不给孩子添麻烦。华商报记者 李琳/文 陈团结/图
新闻推荐
日前,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个短视频刷屏:西安曲江某楼盘出现“数百人排队,警方保驾护航”的景象。据说购房者为了选...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