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工作机制打通城市神经末梢 长安区实施末梢治理行动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西安日报 2020-08-24 03:15 大字

■记者马昭

“从前楼道堆满了杂物,有时出趟门还被碰坏膝盖。你说糟不糟心?现在好了,楼道的垃圾都清理了,你看这敞亮劲儿,舒心呐!”让郭杜街道雅居乐铂琅峯小区的李阿姨称赞的变化,并不止这一件,所有的改变都来自长安区的“末梢治理,为民服务”政策。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如同肢体的末端,常常会“供血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管理难题日益凸现。长安区有100万城区人口,400个小区,平均1名街办干部需服务4000名群众,1名社区工作人员需服务1900名群众。由于人员不足、渠道不畅、手段有限,加上一些老旧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无主管部门,导致小区垃圾乱倒、车辆乱放、业主乱搭等问题成堆。

如何解决城市末端“供血不足”?如何打通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如何让居民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归属感?去年,长安区在全区400个城市小区中创新开展“末梢治理,为民服务”行动,探索建立“2+4”工作机制,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小区一线,为城市末端“输血”、“送氧”,让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末端神经渐渐鲜活起来。

“2+4”工作机制,“2”是指服务长和街道联系长,服务长为小区第一责任人,街道联系长为第二责任人;“4”是指社区民警、法律顾问、物业企业、自治组织。他们协同配合,协商解决小区居民实际问题。截至目前,选派的396名服务长共组织召开“2+4”工作会3000余次,走访群众10万余人次,解决问题5000余件,全区上下形成了“上级围着下级转,条条围着块块转”的工作机制。

以春天花园小区为代表的许多小区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停车难。这也是长安区住建局物业科唐银峰担任春天花园小区服务长后面临的第一件棘手问题。

唐银峰仔细清点,统计出地面可停放的车辆数目,然后联合物业公司,将小区道路重新合理设置停车位256个。同时针对小区租户较多的现实情况,调整立体车库销售方案,实行租售合并的方案。

渐渐的,小区的停车秩序建立起来了,购买租用立体车库的业主多了,小区停车规范了,消防通道畅通了。随着服务长们工作的深入,和春天花园小区一样,越来越多的小区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

“三无”小区一直是城市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更是末端治理的“硬骨头”。

阮超是去年10月被派驻到西秦公司小区的服务长。这个小区是企业自建小区,但是企业已倒闭,早就无力支撑小区的运行。

“第一次走进小区,我还是被惊到了。满眼的脏乱差。”阮超想入户多了解了解小区的情况,却一次次吃闭门羹。

为了让大家认识他,放下戒备。他拿起了笤帚,开始清扫院落和楼梯,这一扫就是一个月。只要在院子和楼道碰到人,就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地打招呼,渐渐和大家搭上了话。一个月后,阮超和大家熟悉起来。

“我是区上派下来的服务长,是真心来帮大家解决问题的。你们有什么急事、难事、烦心事就告诉我,我尽力帮大家解决。”,一个月后,当他再一次向大家说出这句话时,住户的门打开了,同时敞开的还有大家的心扉。

走访中,阮超知道了最让住户们揪心的一件事。这件事来自小区的五棵枯树。其中的一棵枯树压到天然气管道上,把管道后面的墙都压裂缝了。住户们曾经给自建单位反映过,但是单位没钱也没人管。而小区前两个单元的住户进出必须经过这个裂缝的门洞。为此,大家一直提心吊胆的,就怕哪一天墙倒了,出现意外。

“给我一个礼拜的时间,我来解决。”阮超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随即,他联系了区园林局,请工人把5棵枯树全部清理了,又用水泥糊了墙,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很快,又有住户告诉他另一件棘手的难事,就是院子里让人避而不及的两层违建。

违建一直用彩条布围着,里面堆满了垃圾、废旧家具。年头久了,又经常淋雨,垃圾已经腐烂,臭气熏天。

阮超很快联系了区城管局和规划局,拆除了违建,清理了垃圾。

当阮超办完了这两件“大事”,他在小区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大家越来越信任他,并响应他的号召,和他一起清理了长期堆积在楼道里的垃圾和废旧家具,让开了生命通道。

“我希望老旧小区不要永远是‘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局面,我想让居民都动起来,参与进来,共治共建。”

很快,阮超给小区成立了“自管会”,设了楼长和单元长,一共12名群众参与小区日常管理。

阮超说,从最初几个月的电话响不停,住户们大小事都找他,到现在一天没几个电话,他十分欣慰,他知道是“自管会”在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他希望的,小区管理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

一个个硬骨头就这样被唐银峰、阮超他们一口口啃了下来。如今,社区依旧是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也依旧是肢体的末端,但是因为供血充足,生命力也愈加旺盛。

新闻推荐

韦曲北街架空线缆落地

本报讯(记者王燕实习生李晔宸孙苛菲)老城区上空的“蜘蛛网”,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不仅严重影响市容景观,也存在...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