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 成效显著 西安跑出先进制造业 强市建设加速度
如今的西安正在向着建设以新能源汽车和航空制造等为主的万亿级先进制造业的目标加速奔跑着。(资料图片)(记者 雷伟东 摄)
6月12日上午,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安市发展实体经济,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推进情况。西安市多措并举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开拓新思维、探索新方向,跑出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加速度”。
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回升
4月规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33.3%
本报讯记者从6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发布以来,西安市制定了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开展了先进制造业系列专题活动,确定了产业集群建设新模式,多举措促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展顺利。
规上工业1-4月增加值增速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据市工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回升有了加速度,4月规上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速达到33.3%,带动全市工业快速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6%,1至4月累计达3.4%,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均名列第一。
在产业招商方面也有了新成果,投资局、高新区、经开区通过“网络签约”和“跨屏”落户,累计签约项目56个,总投资573.2亿元,1至4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9.3%。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加大银企对接为全市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益支撑,同时运用社会资本,加大清欠工作。此外,重点发展呈现新亮点,“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在高新区启动建设,西北地区首家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在经开区揭牌,华为公司在西安举办了陕西长安鲲鹏产业创新大会,汽车、计算产业联盟相继创立,全市工业园区现场推进会、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会陆续召开。
实行链长负责制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链
据了解,按照“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五强要求,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围绕“四链”打基础,对先进制造业“6+5+6”体系25条产业链一一进行梳理,每个产业链确定一名“链长”,实行“链长”负责制,制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完善服务链、保障资金链,切实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围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寻找发展新机遇;围绕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寻求突破口。
现代金融业支撑作用明显研发投入比例逐年升高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六大特点
本报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西安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6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在《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市发改委按照全市十项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持续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优势,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快速融合。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市场主体大量涌现,规模不断扩大,比重持续上升,结构明显优化,加速向专业化迈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现代金融业支撑作用明显,截至4月底,全市共拥有各类金融机构183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4133.58亿元,同比增长11.1%,贷款余额23664.09亿元,同比增长13.0%。
二是现代物流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92.93亿元;全市新增A级以上物流企业23家,达到114家,其中4A级以上新增4家;截至5月底,中欧班列长安号共开行1219列,是去年同期的2.3倍,运送货物总重达96.1万吨,航空货邮吞吐量达11.62万吨。
三是研发投入比例逐年升高,去年全市R&D(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1%,较2018年提高0.28个百分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9297件。
四是检验检测认证能力稳步提升,去年全市共有认证机构36家,各类认证证书24万余张,较2018年增长约6万张,获得资质认定(CMA)的检验检测机构564家,较2018年增长11家。
五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规模逐步扩大,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8.67亿元,同比增长2.1%。
六是会议会展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强,去年全市举办规模以上展会283场,创造社会综合经济效益320亿元。荣获“中国十大会展名城”“中国最佳会展目的地城市”;今年,西安市积极发展“线上会展+线下会展”双向融合模式,创新了展会服务模式。
高新区
今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预计实现产值2300亿元
本报讯记者从6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西安高新区确定了“4+5+6+1”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预计到2020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300亿元。
高新区坚持“创新引领、链式延伸、集群发展、特色突出”的基本思路,目前已形成以三星、美光、华为、中兴、中软国际等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今年1至4月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630亿元,预计到2020年年底实现产值2300亿元;到2022年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到2025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全面建成全球知名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高地。
据介绍,围绕构建“芯(集成电路)-软(高端软件)-端(智能终端)-网(智能网络)”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高新区重点推动实施集群创新能力提升、集群“补链强链”打造、集群承载空间优化、集群发展生态重塑、集群示范应用引领五大专项行动。为了保障目标的实现和各项行动的顺利开展,3年内高新区将统筹安排50亿元引导基金出资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同时每年安排不低于3亿元普惠政策资金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增大研发投入、企业上市、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龙头企业招引项目和配套、搭建应用场景等方面。此外,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将优先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
经开区
明年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将破千亿元大关
本报讯西安经开区是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先进制造业的排头兵,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三分之一。6月12日,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围绕打造西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到2021年,经开区汽车产业将聚集规模以上配套企业5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跨越1000亿元大关,成为经开区首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
2010年,经开区被工信部授予首批汽车产业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2019年,经开区汽车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903.4亿元,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经开区形成了以陕重汽为龙头的整车总装,康明斯、德仕等包含重卡总成、车桥、发动机、车架等零部件生产及专用车改装等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其中,陕汽集团生产中、重型汽车16.5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6.7%,成为我国第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总投资202亿元的西安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将于2021年建成投产,将逐步形成30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
据介绍,未来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主要围绕商用车与乘用车。经开区将依托陕汽、吉利等整车龙头企业及康明斯、汉德车桥、德仕等骨干零部件企业,加快推进吉利汽车产业基地、陕汽集团研发中心和商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传统汽车迭代升级、新能源汽车平台化开发、专用车工业设计与技术集成,以及新一代特种全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及车桥车架、转向器、刹车器、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推动龙头企业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积极研发和应用氢能源动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与新产品,拓展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再制造、车联网与大数据等后市场;建设以陕汽集团为支撑的商用车和特种车产业基地、以吉利为支撑的乘用车产业基地,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创新链和供应链为支撑、服务链为保障、上下游配套完备的“研发+制造+服务”产业生态,聚力发展节能型商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
本组稿件由记者杨旭采写
新闻推荐
记者|张子怡建造了深圳曾经第一高楼——京基100大厦的京基集团,近几年让外界熟知的,除了这栋摩天大楼外,还有他们在资本市场...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