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无所有到自食其力 贫困户董艳茹: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

西安日报 2020-05-09 05:39 大字

■记者马昭

从曾经的一无所有到眼下的自食其力,49岁的董艳茹说,她想感谢的人很多,但最终要感谢的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如果没有这些好政策,她和儿子的苦日子不知道要熬到啥时候才是个头。

董艳茹是长安区王曲街道江兆村的村民,几年前因爱人生病,家里几乎被掏空,还欠了一身债,最终仍旧没能留住爱人。“爱人去世后,我一度心灰意冷,自己还生着病,不知道剩下的日子该咋过,也不知道欠下的账要咋还。如果不是撂不下10岁的儿子,真的是熬不下去了。”

“就在家里最难的时候,生态环境长安分局的扶贫干部来到我们村,把顶在我头上的一件件难事,慢慢挪开了。”董艳茹说,最先解决的就是她的看病问题。之前因为缺医少药,她的癫痫频繁发作,身体也越来越差,直到扶贫干部帮她落实了各项医疗扶贫政策。如今看病吃药都不花钱,癫痫也慢慢稳定下来,很少发作了。接着扶贫干部又帮孩子落实了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休息,也帮董艳茹省下了时间,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虽然身体不太好,但董艳茹肯吃苦。为了帮助她早日脱贫,自食其力,扶贫干部帮助董艳茹联系了村级保洁员的工作,每月工资加上公益转岗能拿到1600元。再加上产业入股分红,一年能分1500元。

“对你们城里人来说,1000多块钱不多,但对我们来说,真的不少了。日常看病、吃药、娃上学都不花钱,吃的也是自家地里种的,日常开销很少,工资基本都能攒下来。除了慢慢还账,我还给家里添置了洗衣机、空调和电视,这都是我打工挣下的。自从爱人不在后,我第一次觉得自己能干起来了,家也越来越像个家了,日子也有奔头了!”说起自食其力的日子,董艳茹神采飞扬。

最让董艳茹感到暖心的是,家里的三亩地以后的收成稳定了。“我们村大多是梯田,一直也没有灌溉井,种地都是靠天吃饭。今年雨水多了,就多打点粮食,来年天旱了,收成就少。今年,生态环境长安分局的扶贫干部帮我们协调联系了水务局,给村里打了两口灌溉井。一口已经打好,另一口最多10多天也能打好。有了这两口井,以后就不用靠天吃饭了。”董艳茹说,要不是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些扶贫干部咋能进驻村里,如果没有这些扶贫干部落实扶贫政策,她咋也盼不到眼下的好日子。

记者采访董艳茹时,不时被村里喧天的锣鼓声打断。董艳茹说,这是长安区扶贫办、区慈善会和生态环境长安分局在他们村举办的“关爱贫困母亲,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有很多志愿者来给贫困户和村民们义诊、义务理发、义演,还给她们村43位贫困母亲准备了母亲节大礼包,有夏凉被、洗护用等,一大堆实用的东西。

“采访完,我还要去理发呢。上次还是过年前理的发。一直没得空去街道理发馆捯饬,这次刚好有志愿者来给免费理发,让我赶紧去美一美。”边说着,董艳茹脸上笑开了花。

新闻推荐

西安一小伙被卷车底 路人握着手鼓励他『坚持住』 还跟到医院塞给他500元 恩人 你在哪里?

城市里满满的是感动下班路上遭遇车祸,被卷入车底陷入危险境地,他感觉意识清醒但呼吸困难,努力想爬出来。路过的电动车小伙握...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