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路的小树林
□程三快
1963年我被分配到庆安中学任教,1965年庆安中学迁到团结南路,于是,这里成了我常常经过的地方。五十多年过去了,团结南路、北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路两边“长”出了许多三十多层的高楼。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不由得常常想起当年在此的许多难忘的事。
从麦地到小树林
西郊有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两条团结路,两条路在庆安厂的东南角错位相交,路中形成了一个长宽各100多米的空地,以此为界,人们称以西到阿房一路为团结西路,以东到劳动南路为团结中路、东路,以南到丰镐西路为团结南路,以北到大庆路为团结北路。
几条团结路相交形成了这块空地,当年我来到庆安中学的时候,这里还种着麦子。有一次放学经过这里,我见到有个农民在这里收割麦子,当时我的一个学生问我,农民割的是什么草?那人听见哈哈大笑,他说难怪有人说城里的学生认不得麦子和韭菜。
那时三年自然灾害刚过,粮食短缺,有关方面允许人们利用空边地种农作物,这种现象,城市农村都能见到。我在陕师大上学的时候,我们班也曾组织学生在学校空地种菜。
这个地方是新华印刷厂、庆安公司、西安油漆厂、西安机床厂职工上下班必经之地。在那个年月,这个地方常常有长安县(今长安区)的农民在此换大米,就是拿自己种的仅有的一点大米,来换职工从粮站用粮本买的苞谷面。农民这样以少换多,为的是填饱肚皮;职工也可以换点细粮。我的没受过苦的学生见此情景问我:“老师,长安县农民为什么喜欢吃苞谷面,不爱吃大米?”我给学生作了解释,我身边的一位物理老师叹息着说:“哪有农民不喜欢吃细粮,而喜欢吃粗粮呢,人穷,没办法啊!”后来,这种现象,还被郭达等演成小品,上了春晚广为人知。
困难时期,这里还常常见到有些农民,拿来一些所谓的柿饼偷偷卖。那时候粮食紧张,什么能充饥就拿来卖,一个柿饼的价钱能买两个馍。那是什么柿饼呢?黑糊糊的,和现在的柿饼根本不能相比,当时人就拿这充饥。
那时我们教师每月粮食定量只有30斤,一月一两油,几个月都吃不到肉,我常常感到肚子饿,也背着学生偷偷在这里买过柿饼充饥。有一次还买过一个黑市馍,因为这不要粮票。
过了两年,这里变成了绿化地,四周种植了女贞,中间还栽了灌木等。又过了两年,这里全部栽成了小叶杨树。又过了一段时间,栽成了大叶杨,杨树长得很快,很茂盛。人们常到这里休闲,慢慢地人们就把这里叫成“小树林”。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这里一变再变。现在这里是西郊无人不晓的“小树林”,许多群众在此休闲。
消失的路边水渠
当时团结北路主要是庆安公司、西安油漆厂、西安电磁厂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也是人们到冶金厂和三桥的必经之路。这里的路面不怎么宽,东侧又有一条水渠,职工上下班十分拥挤。
渠水是从团结南路新华印刷厂东南角流出来的,水从新华印刷厂东墙边向北一直流去,到厂东门外草地那儿,向东边流到西安机床厂西门外的水沟,再流向团结北路东侧的水渠。这条水渠两边杂草野树丛生,春天水渠两边长出许多野枸杞子,我爱人从这里路过时常常摘些枸杞嫩芽,回家用开水一烫,调点盐很好吃。
水渠的东面有几棵洋槐树,春天洋槐花开了,人们常常摘槐花做麦饭。我爱人有一次也摘了一些槐花,她埋怨我不跟她一块去,说我脸皮薄,怕被学生看到。
这条水渠宽约1米,深1米多,夏季下暴雨,水流不畅,渠水四溢,多次发生险情。有一次,我上班从此经过,见到路旁几个工人在一块议论,我一问,原来是庆安厂一位老工人,下夜班骑自行车回家,因为路面全是雨水,辨别不清水渠,一时不慎,连人带车冲入水渠,他高声喊:“救命呀,救命呀!”多亏有人及时赶来相救,才未发生不幸。
后来有关部门清除了水渠两边的杂草、野树,又清除了水渠中的淤泥,两边从下到上用石材砌过,使渠水畅通,下雨时安全多了。
改革开放不久,这里路面拓宽了三分之一,这条水渠又修整了一次,水渠上面用水泥板铺盖了,从此明渠变成了暗渠。
早期团结南路、北路都不通公交车,现在有五条公交线路从此通过。几个月前,团结南路的断头路打通了,现在开车从团结北路、南路,直接过丰镐西路,就可以一直开到高新区的科技六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文艳)日前,经中共西安市委批准,西安市纪委监委对西安市长安区政协原副主席张军省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