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粉丝 □卢建斌

西安晚报 2019-01-06 05:31 大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所在的长安区郭杜镇邓北村很多家庭花费2000余元从湖北购买了粉丝机,开办家庭作坊加工粉丝,产品销往西安的大小饭馆。那时我只有15岁,正在读初中,由于父母过早离世,为了挣点费用,就趁着学校放暑假,经过乡邻介绍加入到制作粉丝的劳作当中。

我参与劳动的粉丝作坊在村外,每天傍晚时分开始劳动。出粉丝的第一道工序是“和粉”。在小荣叔的指导下,我将洋芋淀粉和玉米淀粉各半,加入适量水和明矾进行手工搅拌。和完4袋淀粉(200斤)后,紧接着就开始加工粉丝。

家庭作坊式的那种粉丝机不大,我将和好的淀粉慢慢投入到粉丝机的漏斗里,小荣叔一再叮嘱我速度要均匀,不匀的话机器被卡住就麻烦了。果然在那天晚上加工粉丝时,由于困乏,我的手开始不听使唤了,不小心向漏斗里投进一大块淀粉,猛然间听到“咔嚓”一声,机器瞬间停止了运转。小荣叔一看,闸刀下面的保险丝烧断了,赶紧去接好保险丝,可机器还是不转。急得小荣叔满头大汗,我们又去了村子的配电房,发现配电房的总保险竟被烧了,电工正在修理。小荣叔笑着对我说:“你本事真大,一把淀粉下去,全村都没电了。”说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小荣叔并没有责备我,而是嘱咐我要注意安全。

半夜时分,我们都很困乏了,小荣叔用手一边轻轻拉动机器出的粉丝,一边把粉丝悬挂在杆子上晾着,并和我说着他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我们边加工边聊,就和压荞面饸饹一样,等我们两人把200斤淀粉原料加工完毕,下工往往就到后半夜了。那时村里没有路灯,家里也没有手电筒,为了图方便,我选择走那条越过壕沟的近道回家。夜晚静得可怕,只能听见一些虫子的叫声,我深一脚浅一脚越走越着急,一不留神就摔倒在壕沟里,也顾不得疼痛,急忙起身飞快往回赶,总觉得后面有黑影在追赶似的。后来,随着走夜路次数的增多,我的胆量也越来越大,也明白了村子里老人们说的那句话——自己吓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我又得赶到粉丝作坊,开始洗粉丝。我和另外两位乡邻一同将晚上加工的半成品粉丝放入温水中,再用手轻轻揉搓就好了,我们围着水盆洗粉丝整整一上午,常常累得腰酸腿疼。可是看到挂满院子的白晶晶的粉丝,心里又感到一阵阵自豪。

说起收入,今天看来并不多:“和粉”200斤挣5元,加工200斤给我5元,3人洗完200斤粉丝并晾晒完毕每人挣3.5元,整个加工粉丝过程历时一天半,我能挣到13.5元。当时对我来说,能挣到这些费用就已经很知足了。

有空儿时,我也进西安城帮着送淀粉。那时我根本不认识西安城的大街小巷,只记得出村一路向东北走。最多的一次三轮车上整整装了15袋淀粉,有750斤,到达目的地后,帮着卸完货,我挣到了7.5元,美美吃了顿羊肉泡馍。返回时凭着记忆一路向西南,竟顺利地回家了。今天回想,那个在我脑海里感觉非常遥远的地方其实并不遥远,就在黄雁村附近。

现在村里的乡亲们早已没有人做粉丝了,那个经历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新闻推荐

公交站有了长安通充值机 市民不再为卡里没钱犯难了

市民用“共享充值机”给长安通卡充值本报记者代泽均摄公交站牌旁边的长安通卡充值机昨日,记者在西安和平门外公交车站...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