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从此有了中国胡东 翟慧萍
编者按:近日,市纪委、市监委组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宝鸡电视台精心制作的系列廉政文化专题片之一《何尊,从此有了“中国”》在中央纪委网站推出后,引起强烈反响。今日,本报刊登专题片解说词,供大家学习阅读。
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名为“中国”,但你们知道“中国”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中有什么含义吗?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就要从现在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青铜器“何尊”说起。
尊,是古代的盛酒器,之所以称之为“何尊”,因为铸造者是西周的贵族何。它的花纹华丽繁复,主图案是饕餮,装饰蕉叶纹和蛇纹,是尊贵和威严的象征。尊内底铸有铭文 12行122字。
这件记载祖先荣光的青铜器,是两个年轻人不忘初心传承父辈功业的见证。他们一个建立了一座至今依旧繁荣的都城,一个铸造了一件跨越了三千多年、十几个朝代依旧不朽的青铜器。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并肩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周朝。这两个青年,一个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一个是同宗的贵族何。虽然当时周成王才十几岁,但已经在四叔姬旦的辅佐下,开始励精图治管理国家,并依照其父周武王的遗愿,在距当时国都镐京(今陕西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邑(今河南洛阳)建立了陪都成周,以保周王朝长治久安。
成王五年的一天,成王召见了何,言辞恳切地勉励他说,你的父辈们曾经效忠于文王,文王受上天之命而治理天下,希望你能够效法父辈,继续为国出力。成王的诚恳使何十分感动,为此,他专门铸造了一件青铜器,通过铭文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成王的功绩,以及成王对他的勉励与告诫。
当时的何,一定不知道他的寥寥数笔,对于后世有着怎样的意义。当考古学家在这 122字的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字的时候,无异于看到了一封来自三千多年前的信。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记载——古老的“中国”,第一次距离我们这么近、这么真实。
“宅兹中国”的“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中”为指事字,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像旗杆,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因此“中”本义为中心;家园需要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事力量的保护下才能得以安居乐业,因此铭文中“国”字由城池和兵戈构成。铭文中的“中国”是一个地理概念,指国之中央。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便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而称他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这里“中国”二字虽然不是具体的国名,但其中蕴含的气度与威仪,让人荡气回肠。
随着历史的演进、朝代的更替,“中国”一词渐渐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直到清末,“中国”被用作国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书中。
三千多年前,“中国”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多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 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以它命名,“中国”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自信、自豪的源头。
走过历史的长河,仿佛刹那间,“中国”成了中国。
新闻推荐
3月12日上午,长安区滦镇的翁先生,专程给交警长安大队郭杜中队送来了“执法为民热情服务”的锦旗,感谢民警快速反应,急群众之所急,及时护送突发疾病的奶奶就医,让奶奶转危为安。三秦都市报记者昨天了解...
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