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神文明之花在古城精彩绽放 (上)

西安日报 2017-11-17 05:21 大字

5月23日,渭河大堤绿树成荫,生态环境优美。自今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河长制”以来,全市水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修复。(资料图片 记者 冯炜 摄)“烟头革命”让古城面貌一新。(资料图片 记者 王旭东 摄)“厕所革命”让古城更美丽。(资料图片 记者 雷伟东 摄)小学生走上街头为礼让行人的车主“点赞”。文明礼让已经成为古城一道新的风景线。(资料图片 记者 雷伟东 摄)4月21日,新城区举办朗读大赛。两名苏格兰游客途经活动现场时被吸引,登台与古城市民一起合影。(资料图片 记者 王旭东 摄)

11月14日,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公布,西安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西安人耕耘着、播种着,让文明之花美丽绽放,让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幸福地守望着一片片文明的风景。

漫步在古城西安,一街一景,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的温度。在整洁的社区里,邻里和睦相处、友善互助;在繁忙的交通路口,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畅通有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志愿者们笑靥如花,播撒爱心……对西安而言,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蝶变”过程,也是一次“补齐短板”“内外兼修”的主动冲刺。在步履铿锵的文明之旅上,西安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深刻内涵,一点一滴化蛹成蝶。沐浴现代文明之风,西安正变得更美丽、更现代、更宜居,也更加充满活力。

“三大革命”构筑亮丽的文明底色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条条通衢大街宽阔平坦,一条条背街小巷整修一新。城市变美变干净了,居民小区环境变好了,受惠最大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如今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市民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

的确,西安的美,不仅有山水自然之秀丽,不仅有历史文化之深厚,也有百姓生活之和谐。

2016年12月24日,当众多年轻人正准备走出家门参加一年一度平安夜狂欢的时候,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登上了西安城墙,用了3个多小时走完了13.6公里的城墙,并随手捡起烟头。随后,在2016年的最后一天,王永康书记在雁塔区调研时,明确提出“烟头革命”“厕所革命”。抓好“烟头革命”,就是提升城市市容环境。抓好“厕所革命”,就是提升城乡公共厕所卫生。这两个都是西安作为生态宜居城市、著名旅游城市和改善投资环境所需要做到的。

小烟头背后反映的是大问题。小厕所背后影响的是大环境。改善生态宜居环境、投资发展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始终是市委、市政府全力关注的焦点,“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三大革命的实施,其背后是一脉相承的治理理念:以西安铁军的勇气和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公职人员,为民服务是天职,不仅要为民服好务,还要做得更好、更到位,争做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五星级服务员”。王永康书记曾多次强调,追赶超越的新征程,需要锻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更需要将新思想、新观念落实到促发展的具体行动中来。全市领导干部要当好“店小二”,主动为群众和企业送服务、送信心、送帮助,提供“五星级服务”,要事不过夜,马上就办。

“行政效能革命”推进以来,西安城市服务环境为之一新,吸引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前来考察投资,西安又一次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道德引领掀起社会文明新风尚

最美女孩毫不犹豫为路边跌倒的老人做人工呼吸;西安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在医院照顾不曾相识的维吾尔族老人麦提尼亚孜一个月……

这只是西安文明爱心的一个缩影。

在全社会崇尚道德的示范引领下,2013年至今,刘华国、王振治、丁水彬、沈星、陈若星等5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贾合义、刘波等16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8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8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30人荣获西安道德模范。

欲建文明城,先做文明人。全市扎实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网上开展“道德模范·西安点赞”活动,在媒体坚持办好“凡人善举”宣传栏目;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道德讲堂的作用,将道德模范请进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了道德宣传活动的感染力、影响力。一大批可亲可敬可信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已成为西安市民的杰出代表。他们扎根于市民之中,在平凡人生中坚守道德准则,实现人生价值,始终具有引领社会文明风尚的长久魅力,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推动了社会正风正气。

“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文明过节”等各项文明引导活动的开展,为引导市民践行文明礼仪,提升文明素养,塑造城市集体人格,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奠定了扎实基础。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见义勇为蔚然成风;“送温暖、献爱心”、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赈灾、助残等捐助活动干部群众踊跃参与;“三关爱”“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

文明,已成为西安的底色,成为古城人的品格,不断滋润着城市和谐宜居。追随文明梦想一路走来,西安市民能清晰地看到这座城市由内向外发生的巨大变化,西安现代城市文明的轮廓日渐清晰,西安在践行公民道德中提升了市民素质,在深化共建共享中促进了社会融合,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激发了社会活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中提升了市民幸福感,随着文明创建成果的巩固提升,西安将会更加美丽骄人,文明古都将更加和谐有序,更加生机盎然,更加整洁清新,更加古朴典雅。

水清城绿古城更显灵动风韵

“河长一来,把污染源直接掐断了,现在潏河水清清亮亮。”居住在潏河边的长安区居民不由自主为“河长制”点赞,“以前潏河水臭味很大,现在不臭了,水也清了,生活环境好了很多。”

西安是北方特大型城市,大西安建设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日益增长,“水少”、“水脏”、“水患”问题长期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今年以来,西安市立足区域水资源实际,尊重顺应自然,坚持创新,通过“五策治水”和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等规划措施,逐步完成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西北城市建设水生态文明的特色之路。

自河长制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在治水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了市、区两级河长制作战指挥部,集中优势治水,按图督战、持续用力、确保每条河都有人管、管到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清理脏乱差、黑臭河273段,清理垃圾146万立方米,封堵非法排污口492个,完成截污管道铺设62千米,关停取缔砂厂256家,铲除违建505处2万余平方米,新设置警示牌3346个,河流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水让一座城更加灵动风韵,树为一座城增添绰约风姿。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创新思路,打破条件限制,按照“四季常绿、一路一景”的绿化工作思路,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铁线路、绕城公路、通景公路等“五路”两侧栽植适合西部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的高大乔木、常绿树木,打造一路一景的城市绿化体系。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互学、互看、互比增绿擂台赛,形成全民植绿的热潮。

“五路”两侧植树增绿让西安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也越来越吸引外地游客的目光。

“感觉西安这个城市很不错,到处都是树、都是花。”一名外地游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安的生态环境令人赞叹不已,也对这座旅游名城充满了新的期待。

“绿植面积增加了,感觉今年城市层次感特别明显,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西安市民也为一片绿海点赞,“这些常绿树木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美观度,也对治污减霾有很大的作用,让我们生活的城市空气越来越清新,环境越来越美丽。”

“车让人”让出一座城的文明与温情

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人让车,让出一分安全;车让车,让出一分秩序;人让人,让出一分友善。

从今年5月起,西安市大力推行文明交通“车让人”活动。市文明办联合市交警支队等部门,建立长效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推动城市交通从“人怕车”到“车让人”的转变,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车让人”活动。

“我就住在城中心,家门口就是一条大马路。以前过马路的时候总要犹犹豫豫,生怕自己腿脚不好,走得慢被车碰了,现在放心了,司机都主动文明礼让,有时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家住钟楼小区的李奶奶从“不敢出门”到现在“喜欢出门”,“车让人治好了我这个老太太多年的恐路症。”

这样的场景让人欣慰。毕竟,斑马线前的“车让人”不仅仅是个交通安全问题,更是对生命的尊重,直接反映着城市文明程度,直接关涉着城市温度,是城市更加有序、规则有效执行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应有之义。

其实,“车让人”的背后,考验的是车辆和行人对交通法规的遵守和执行,考验的是对各种规则的遵守和执行。我们只有真正把规则意识写入内心、形成习惯,才有底气、有资格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随着“车让人”活动的深入,全市又将“人守规”作为拓展内容,以“车让人”活动引发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公共秩序改善的“蝴蝶效应”。尤其是随着街头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日益增多,市文明办及时发出号召,并联合西安晚报等媒体,开展“享文明交通做文明骑士”活动,引导市民在享受“车让人”便利的同时,也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努力使“车让人”和“人守规”共同鸣奏城市交通文明的和谐乐章。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张端记者庞乐采写)

新闻推荐

大学生志愿者 与贫困生结对子

本报讯(记者高乐)11月12日,长安区开展“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助学扶志——我和大学有个约定”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将与长安区200余名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中学生定期通信和见面,为脱贫攻坚注入新...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