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安少陵塬上话丰收

陕西日报 2017-06-19 08:15 大字
本报通讯员 杨丹

又到一年丰收季,南山下,金色麦浪和黄色麦茬高低交错,铺就丰收底色,而在长安区少陵塬上,一片绿色农作物在阳光下泛着油光,为热浪滚滚的“夏收图”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亩地收上五六千斤没问题。”

“太好了,没想到头年就是大丰收……”

6月13日,在长安区大兆街道庞留村马铃薯百亩示范田里,瑞邦种养殖合作社的社长成国栋和社员王德龙在讨论着马铃薯的收成。一望无际的马铃薯植株在垄上整齐排列成行,像军队在进行检阅。

“这可是咱长安区马铃薯种植的先头部队……”区农技中心副主任何昭介绍说,今年在庞留村建设120亩马铃薯新品种高产示范田,以示范带动马铃薯主粮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目前马铃薯长势良好,再有一周时间,就可以收获了。”何昭说。

“这么多马铃薯得多少人才能收完呀?”听到笔者的担忧,大家都笑了。“人工刨、锄头挖的收获方式早已经淘汰了。”成国栋说,一台马铃薯收获机能轻松地将地里的马铃薯全部刨出,可抵上10个劳力,既轻便又高效。“到了收获季节,不用雇人,5个懂技术的社员就能把活全部干完。”

不仅是收获全程机械化,说起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何昭自信里流露着骄傲,“我们引进的新式马铃薯专用播种机,起垄、铺地膜、播种、施肥一次完成,一天能播种30亩。如果换成人工,一个人最多一天点四分地。”何昭一边说,一边用手拨开马铃薯植株,翻出地膜,一节黑色橡胶带露出地面。“这个是滴灌管道,播种的时候一次铺好,在地势较高的塬区节水灌溉很重要。”

在精准灌溉、合理施肥等全套科学管理下,示范田里的马铃薯出苗整齐,植株壮硕,根系发达,亩产量能达到3000公斤。“如果按市场价收购,一亩产值至少在3000元左右。”社长成国栋说完,社员王德龙就乐得笑开了花,“光这一料马铃薯就能收入这么多钱,如果再加上秋季的毛豆和冬季的萝卜,一亩地产值上万元没问题呀!”王德龙的一笔“幸福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新闻推荐

捂盘惜售营造紧张气氛 绿地被停预售许可申请

近日,针对绿地国际生态城项目涉嫌在商品房销售活动中存在人为营造紧张气氛、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暂停了绿地集团在西安范围内商品房预售许可申请,引起行业关注。...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