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 今朝晖晖 西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长安四中
《管子·权修》上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以“树”为核心意涵的长安四中校徽给人生动阐说教育的真谛,让人以崇敬的心情走进这所百年名校。
承饮地域文化 凝炼“一训三风”
长安区第四中学,位于闻名遐迩的长安细柳府君庙遗址处,这里曾作为西汉名将周亚夫的驻军之地,也是唐高祖为礼部侍郎崔钰设立“崔相祠”之场所,清朝苏淞总兵梁化凤也曾就读于此。这里自古就氤氲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1918年,陕西省长安县府君庙小学成立。从那时起,这所百年老校历经六次更名,但不变的是优良的精神文化传统。近年来,学校凝练成校训“礼义廉耻,学思习行”;并以“立人以礼,达人以理”为校风;同时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教风;正在形成“行贵求真,知重究理”的学风。校园文化建设一步步驱动学校向前迈进。
提炼传统文化 熏习“礼”“理”素养
长安四中狠抓学校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软实力的重点规划项目,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该校从学校规划、环境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为其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之纳入学校章程和长期规划之中逐步实施。该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肩负着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的使命。“礼”“理”两字是该校文化建设并行驱动的轮子,让“人文”和“科技”这两个人类发展的核心元素驻入其中,造就新时代具有人文情怀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让质量和文化共同推动学校内涵式特色化发展。“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走进长安四中的校园,孔子的教育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启喻育人之道。葱郁的路旁伫立着八个校训灯箱以及二十四块诗文墙牌,让学生熏陶在文化的路上。“小观园”里茂林修竹,百花争妍,葱葱郁郁,正是春草学子心,虚竹园丁意。育化亭亭柱上镌刻着经典文化名著《道德经》,让学生孕育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教育就是为不同基因的种子寻找合适的土壤”彰显四中人的育人理念。
社团活动精彩 自主发展创新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更激发着学生各个方面的特长。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组织,十二月的文化艺术周,四月的科技体育周,已经成为传统的文化大餐。清风文学社、朗诵社、书法社、围棋社、街舞社、B—BOX社、环保社,社社活动精彩。校园广播站、体育队、传媒班等社团,每周社团活动层出不穷,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所有这些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开展节日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坚持上受益,在挖掘和扩展中提升。
长安四中一直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突出发掘学生的创新才能,科技大篷车激发学生科技的兴趣,水火箭比赛让学生在操作与体验中收获动手创新的快乐,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物、化、生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竞争的价值,仰望星空园让学生在畅想中探索对宇宙的兴趣。学校是濡养学生、培养人才的教育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特色、健康成长与发展。而学校文化就是能够让学生的这种发展具有持久性与继承性,经过长久积淀形成一种学校精神,让这种优秀的精神渗透到学生的骨子里。长安四中以此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打造文化平台 人文精神入心
长安四中充分发掘“礼”“理”文化内涵,设立主题年,引领并深化学校文化不断走向深入。把《大学》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师生“知礼”、“穷理”,立德修身的核心素养。以“六慎”(慎独、慎微、慎初、慎行、慎言、慎友)凝练教师精神,打造“手骨头”教师队伍;以《弟子规》等经典具化学生行为礼仪文化、学习生活文化;常态化“晨读暮诵”工程实施,经典润心灵工程初显成效;“亭”“石”文化打造,彰显校园文化物化载体的独特性;在立功楼和立言楼之间建诗骚园石鼓文化区,打造师生诵诗、赏诗、写诗、赛诗,继承传统文化平台;立德楼北打造“一寸光阴”走廊;课程文化建设逐步深化。
一步一个脚印 荣誉与日累积
作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并多次获中央教科所“先进实验学校”称号,多名教师获教育部、省市级奖励。被授予“西安市素质教育优秀校”、“西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西安市绿色校园”、“西安市文明校园”、“陕西省文明校园”等荣誉,该校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
百年老校,今朝晖晖。长安四中建校至今,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开拓创新,修身启智,“礼”“理”并辉,以提升师生人文修养,培育科学精神为根本的学校文化建设,长安四中人正在不断推动学校沿着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前进,正在为成就三秦名校而努力。 杨超 王朝阳 薛保华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蒋华)6月5日,由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与西安建工集团联合主办的“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发展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上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宝通,陕西省规划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安区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