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劳模致敬 “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记省劳动模范郑治平
郑治平在大棚为果农指导栽植技术记者 窦翊明 摄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
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弃,潜心研究草莓栽培技术,如今是西安远近闻名的“草莓大王”。前不久他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2年草莓还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在西安果农圈里,郑治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的郑治平已经下岗,养活自己和老婆孩子成了难题。养过鸡、喂过猪,与人合伙种过猕猴桃,却都不成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草莓种植,凭着敢闯敢拼的冲劲,成为西安最早进行大棚种植的草莓户。
郑治平贷了款、搭起了棚子,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一开始就栽了一个大跟头。因为经验不足,新种上的草莓苗患上了“白粉病”,棚里的草莓几乎全部“报废”。“后来才发现,是棚里的湿度没有调节好。”郑治平说,最初的两年基本是穷折腾,根本没赚钱。
失败的经历让郑治平明白,种草莓光用心不行,还得用脑,蛮干不行,还是要靠技术。为尽快掌握草莓种植技术,他专门到西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学习育苗、栽培技术。他说:“那时候天天往农技中心跑,草莓在哪我就在哪。”
摸索出经验后,郑治平心里有底了,通过自己不断摸索钻研,后来每亩能产1400多公斤草莓,市场价最高可达每公斤90元,在当地他被誉为“草莓大王”。
走南闯北送技术
“十年磨一剑”,种草莓这十多年来,郑治平积累了一些经验,经过反复学习和琢磨,逐渐掌握了育苗、移植、剥叶、疏花、疏果、防病以及调控温度和湿度等一套种植技术,俨然已成为草莓栽植行业的行家里手。
“有些草莓不适宜西安的土壤、气候,这些都得经过试验。”郑治平深知农户土里“刨金”不易,便在自家棚里试验培育适宜西安地区生长的草莓品种。“试验示范要试到我身上,不能让农民吃亏”。
丰厚的经济效益让十里八乡的群众栽培草莓的积极性大增,前来向郑治平讨教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前些年,临潼区一名退伍军人,一无资金,二没技术,就想栽培草莓还债致富,就找到了我。”郑治平告诉记者,他通过技术“扶贫”,帮助此人选择种苗搞规划。如今,此人不仅还清了外债,还有了盈余。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句话,常常被郑治平挂在嘴边,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多年来,郑治平先后在西安市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区等地,指导农户发展草莓产业,为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草莓圈的“食安梦”
激素草莓、农药残留……是消费者买草莓时普遍担心的问题,这也让郑治平致力于改善提高食品的安全。
“人常说‘碗中有粮,心中不慌\’,当粮食产业达到一定的发展高度,其他农业产业必须能够跟上。”在郑治平看来,种植草莓不能只看效益,还得重视食品安全,果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提升人的幸福指数的必需。
不论是在生产现场,还是在技术宣讲中,郑治平总是不失时机宣传食品安全的意义,提高农户的食品安全意识。他常说:“现代农业重在管理,贵在安全,只有加强管理,让植株少发病、不发病、少用药,才能生产出安全农产品,让大众食之放心,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为此,他和西安市农技站站长李军见共同编写了职业农民教育丛书《草莓》,重点介绍草莓的栽培技术和无公害操作标准,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种植户的食品安全意识。
谈及未来发展,郑治平说他要发挥一个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应有的先锋示范作用,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解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无偿为草莓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三秦大地。
见习记者 康乔娜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骥)日前,西安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出台《夜市烧烤油烟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夜市烧烤摊点的规范设置、业态提升、清洁经营及集中整治非法夜市摊点占道经营行为提出明确规定...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