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秦岭浅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三秦都市报 2015-08-15 13:16 大字

秦岭界碑

2012年7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将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明确提出把秦岭北麓建设成“国内一流的旅游生态区,西安城市发展的新名片”。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秦岭浅山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古城市民终于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致,美丽西安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山水依托。

立法为秦岭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秦岭在西安境内长约164公里,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等6个区县。西安只有一个秦岭,对西安乃至全国来说,秦岭不可多得、不可替代、不可再生。多年以前,就有人大代表提出要为秦岭保护立法。西安市人大常委会把制定秦岭保护条例列入了当年的立法计划,市政府专门为此成立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起草小组。经过了二十余次、四上四下大的修改后,一部结合秦岭西安段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更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秦岭保护进入“法治”时代。

2013年10月1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科学利用、限制开发、恢复治理、生态补偿的原则。为使《条例》更具操作性,2014年底,市秦岭办启动《条例》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并于2015年4月30日完成了《西安市实施<条例>办法》草案的起草工作,由市法制办依程序审核。启动秦岭生态保护区浅山区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林业、水务部门启动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十三五”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初稿,正制定保护区四至界限、划定生态红线、明确重点片区的界定。截至目前,该区域保护和发展规划体系已初步形成。

铁腕斩断伸向秦岭的黑手

三年来,西安市对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的综合整治常抓不懈,用铁腕治乱初见成效,秦岭浅山环境容貌秩序治理已进入常态化。

按照“一根绿线穿到底”的整治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区县主体作用和市级各部门行业管理职能,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各项整治活动。近三年来,坚持利用春季、“五一”、国庆节前后,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拆除、清理广告牌1240处、立柱广告7个、红灯笼近3000个、门头牌匾120余块。连续四年开展“铁锤治理”专项行动,关闭26家采石场;取缔7座砖瓦场;清理乱搭乱建67处。

2014年3月下旬以来,针对中省媒体陆续报道的西安市秦岭北麓存在违法建筑问题,充分借助中、省、市主要领导的关注支持和全社会有力的生态保护舆论氛围,对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建筑展开了全面排查,将排查出的202栋违法建筑,按照占地性质逐栋制定处置方案,倒排时间,历时28天,于11月13日依法依规完成了对202栋中的145栋拆除,对57栋进行整改、没收工作,并对拆除区域进行了有效的生态恢复,累计生态修复145.06亩,其中长安区124亩,户县8.96亩,周至12.1亩。

2015年,跟踪了解违法建筑拆除后的植被恢复工作,并对植被恢复不好的地点进行了整改;梳理202栋之外的违建问题,督促相关区县按照时间处置;逐一对2014年备案的项目和去年违建整治中没收的54栋进行复查。

秦岭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在秦岭保护过程中,西安市加大《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宣传力度,有步骤实施林业、水务、农业、旅游等专项规划。按照秦岭生态保护建设“一年有模样、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把《浅山区2013年九项工程实施计划》和《2014年-2016年秦岭生态保护区项目实施计划》的落实放在重要位置,确保55个抢救保护类、21个优化提升类、32个公共服务类项目按期实施。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废弃矿点植被恢复、沿山路照明、绿化、景观改造提升、峪口片区综合提升及界碑标识系统等生态工程推进顺利:长安、户县新环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全段已基本完成,蓝田、周至段正在实施当中;长安44公里绿化景观示范段、户县11公里绿道示范段重点工程已于2014年全部完成,沿山166公里绿化、美化工程正在实施过程当中;完成了长安区青华山植被恢复;沣峪口转盘西至太乙宫21公里、动物园节点、沣峪口转盘向南两公里太阳能路灯建成点亮,改变了沿山路长期“一路黑”的状况。

树立“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观念

今年入夏以来,这里平均每天接待游人2500人次-4000人次,周六、周日高峰期每天接近三万人,平均每天要清理1.5吨左右垃圾,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工作人员被分成若干小组,每人负责一段河道和观光道路,不间断巡查、捡拾。“捡垃圾,山上河里都要捡。”工作人员吴亚锋从小在山里长大,他见证过儿时那个秦岭,山大林深,生态环境保持得很好,也经历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秦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从小对秦岭这座横贯中国大陆的山脉有着特殊的感情。

除了捡垃圾,更多的工作是在宣传、劝导。在进山公路沿线,随处可以看到“禁止乱扔垃圾”的宣传语和装满垃圾的塑料袋。附近的村民也养成了垃圾入桶、入台的习惯,大堆大堆的垃圾污染现象已很少见。“我们将垃圾分类整理,装在塑料袋里,清运车每天不间断巡逻,将垃圾带下山。”

“我们员工和员工家属的这种行为,带动了附近一些村民,他们也投身进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工作人员安元华说,这么大的秦岭,靠人为捡垃圾,肯定捉襟见肘,最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培养一种自觉性。“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一个基因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一个物种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这些已经不是科学家们的宣传口号,而是被多个实例证明的事实。面对秦岭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现实,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本报记者张艳芳

新闻推荐

西安经济缓中趋稳“压力山大” 长安区工业增速领先 灞桥区消费增速最高

本报讯(记者张维)记者昨日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在新常态下,8月份西安市经济运行总体延续缓中趋稳态势,但经济增长动能仍显不足,后期增长压力依然较大。今年以来,总需求下降和价格下行叠加,加之周期性因素...

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安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