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实招做好垃圾分类 藤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探索

梧州日报 2020-08-26 21:15 大字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藤县注重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来抓,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探索创新,试行‘四分’分类;合理布局,推进‘两站’处理;分类收运,实现‘三化’处置;强化保障,采取‘硬核’措施”这四个实招,聚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打出组合拳,坚持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探索创新,试行“四分”分类

藤县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通过对试点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种类分析,把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这四类又优化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这四类,重点突出干湿垃圾分类,便于垃圾分拣,减少了干湿垃圾混合量,降低处理成本,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庄采取“两次四分法”,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这“两次四分法”是:第一次是农户分类。政府部门给各农户配置干湿垃圾桶,农户先行在家把生活垃圾分为干湿两大类,每日投放到指定垃圾桶。如是有害垃圾,则单独存放,再交给保洁员。第二次是保洁员分类。保洁员定时上门,把垃圾运到分拣站进行分拣,分出可回收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

合理布局,推进“两站”处理

设置分拣站。2019年,藤县选择30个公路沿线村庄、乡村振兴示范村及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作为县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村庄,先行先试建设一批分拣站。各试点取缔原有的露天垃圾收集点,科学选点建站。分拣站按照实用设计,上盖琉璃瓦,外墙张贴分类知识。分拣站不仅实用且外观好看,而且有内涵,站内背景张贴分类知识,分别放置“可回收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垃圾桶各一只。

建起回收站。为推进试点工作,按照“分类减量、资源回收”模式,藤县在金鸡镇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再生资源回收站。该回收站委托再生物资回收公司对低值类垃圾进行回收,变废为宝。回收站通过政府提供场地及相关设施,并对低值类垃圾(如玻璃和塑料胶袋)实行回收补贴,探索解决农村玻璃、废塑料类等低值垃圾无人收购处理的难题,从生活垃圾的源头上减少垃圾存量。

分类收运,实现“三化”处置

藤县注重把试点村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运,实现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试点村庄统一配置标准化分类收集桶,全面取消露天垃圾收集池,因地制宜投放中型分类收集桶;每个试点村庄选出一个自然片实行户分类小桶全覆盖;试点村庄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运输密闭专用电动三轮车;全面采取密闭箱体和压缩式中转设备,垃圾密闭运输率达到100%。同时,由保洁公司垃圾收运专车对试点村庄分类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可回收垃圾,则由保洁员直接卖给再生资源回收站;有毒有害垃圾统一收集进行专业储存和处置;湿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置,干垃圾在垃圾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置。通过前端分类和终端分类运输、处置,实现了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三化”处置的目的。

强化保障,采取“硬核”措施

稳定保洁队伍。试点村庄根据工作需要,加强保洁员和宣传督导员队伍建设,行政村按照不低于全村人口3‰的比例配备保洁员,稳定保洁员队伍。保洁员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垃圾,并对农户分类垃圾进行检查、指导和再分类。同时,在镇、村组建专门的督导宣传员队伍,深入村庄开展垃圾分类政策宣传、工作指导,巡查监督分类运行状况。

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优先落实试点经费,补齐垃圾治理短板。加强保洁费收取工作,确保资金有持续投入,在收取保洁费工作中,各村积极创新,通过加强宣传,上门收缴。保洁费管理做到“村筹、镇管”,专款专用,此举使“让群众交”变为“群众自愿交”。

完善监督机制。试点镇村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干部分片负责,完善考核评比激励机制等运行监督制度,发挥行政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员带头制度。同时,定期开展农户、保洁员先进评比奖励,对参与垃圾分类积极的农户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杨庆柱 颜桂海)

新闻推荐

产业扶贫 农民增收

8月16日,梧州天鼎茶业有限公司种植的茶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梧州天鼎茶业有限公司2018年接手经营位于藤县岭景镇...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