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零为整加快土地集约开发 今年全市开展土地整治项目面积两万多亩

梧州日报 2020-07-26 14:4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林淼深 柳双)夏日,在航拍镜头下的藤县藤州镇丽新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显现规模。2300多亩、横跨三个镇交界的山头被开垦成梯田形状,原来的低效残次林摇身一变,成为新增耕地。同样的变化也在长洲区倒水镇发生着:旭村村、马水村等两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于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土地整治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用工程建设措施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实施深度开发。最常见于将若干拟整治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治等措施,确保建设用地数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还能促进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使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2018年11月,根据市政府安排,市产投集团负责利用政策性融资组织实施梧州市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但是,由于土地整治项目工作存在的范围广、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审批周期长、地块补偿标准不统一、缺乏资金保障及项目技术服务等问题,市产投集团在土地整治工作推进较慢。

为推进项目建设,市产投集团积极贯彻落实梧州市“产业兴市、作风兴市”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学先进,组织项目负责人前往土地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调研,吸收、学习、归纳,逐渐理清土地整治工作的好做法,形成项目协调常态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土地整治项目缺乏资金保障、项目技术服务、工作联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据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方式,择优引入社会投资方,建立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收支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运作规范。

市产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土地利用状况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产品成本高低有重大影响,那些被撂荒的耕地经过整理后会形成几十亩乃至上百亩的连片耕地,会大幅度改善机械利用条件,使土地得以重新利用。土地连片程度提高以后,更有可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加速土地向规模化经营农户转移,如果整治方式得当,一部分村集体建设用地有可能按市场价格变现,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入得以增加。

截至目前,市产投集团在全市共开展实施增减挂钩、提质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等类型的土地整治项目31个,实施面积2.3万亩,其中确认入库指标项目1个,通过竣工验收项目8个,进入验收阶段项目9个,正在开工项目3个,新立项项目10个。

新闻推荐

足不出村即可办理金融业务

本报讯(记者林丹莉通讯员张光发)日前,藤县农信社在藤县建立的便民金融服务点达到241个,基本实现了藤县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