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普基地 开展特色活动 梧州市扎实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有效助推未成年人素质提升

西江都市报 2020-06-23 06:41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朱元冬 通讯员 李建中) 青少年是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点人群。近年来,梧州市立足创新狠抓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全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在科技教育扶贫中,梧州市亮点频现,创建农村留守儿童科普示范学校便是其中一大特色。2019年,藤县古龙镇金凤村小学挂牌成立梧州市第一所农村留守儿童科普示范学校,标志着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覆盖面由城镇扩展到边远农村学校,从而更好地助力贫困地区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今年,市科协还将联系青少年科创企业对该校进行长期科技教育爱心帮扶,争取把学校打造成为科技教育扶贫典型。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离不开科普阵地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和流动科技馆已成为推进青少年科普阵地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梧州市依托各单位、企业的展示馆、文化馆、科研场所建成的科普教育基地达40个,大大丰富了青少年科普活动场所。近两年,经梧州市相关单位联系,中国流动科技馆在龙圩、蒙山、藤县、苍梧和岑溪等地进行第二轮巡展,让8万多名学生和市民群众体验到科学的魅力,今年,梧州市将完成第二轮巡展全覆盖。

在科普进校园活动中,2019年,梧州市通过“科普之春”“科普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一批国家级老科学家到梧授课20多场次,大大提升梧州科普报告质量。同时,科普大篷车主动开进校园,青少年科普工作者在校园里进行飞机模型、无人机及各项科普实验演示,仅去年就已举办过百场,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去年,梧州日报社还联合市无线电管理处、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和市文广体旅局,分别在梧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和梧州市新兴二路小学共建“梧州市无线电科普特色学校”。

在学校开展特色科技活动也是梧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去年,梧州日报社还联动梧州市相关部门,面向市区各校开展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等大型活动,共吸引24所小学组队参赛,本次竞赛的优秀队,经梧州日报社组织参加全区比赛,获得相关项目第一名。梧州市还积极组织开展青少年科学节活动,每年的参与学校数量都位于全区前列。

据市科协相关人士介绍,今后,市科协将继续通过青少年科学素质带动未成年人道德素质提高,重点加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普及青少年科技比赛和扩大青少年科学节覆盖面。

新闻推荐

梧州市对13个市场超市开展新冠肺炎环境风险监测抽检 376份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本报讯近日,北京市连续新增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大部分与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地有关联,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