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爱好”,而我这个退休人员偏偏就喜欢“自讨苦吃” 新闻相伴夕阳红

西江都市报 2019-03-01 15:06 大字

在退休同志中,爱好琴棋书画的不鲜见,但是,爱好新闻采访创作的确不多见,新闻采访并不是一件轻松的“爱好”,而我偏偏就喜欢“自讨苦吃”。2005年,我从藤州镇文化广播电视站退休,别人退休都选择休闲养老,而我觉得工作时积攒十几年的新闻采访经验就这样被“闲置”很可惜,于是,当2007年藤县电视台在藤州镇成立了记者站,他们想聘请我为特约记者时,我觉得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价值和追求。

找人聊天寻找好题材

多年训练出来的新闻敏感性,使我在基层开展采访时更多地关注民生类题材。有一次,我坐短途客车准备进村采访科技培训班时,便与邻座的村妇聊了起来,问及人家村里有啥突出的人和事,村妇脱口说出,村上有个叫“剦鸡四”的手艺人,剦鸡又快,鸡又不会死,三村十六垌的人都请他去剦鸡。后来我深入采访,写出了《潇洒剦鸡四》的新闻稿件,讲述了一名从祖传剦鸡的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优秀检疫员的故事,这篇充满乡土气息的稿件被《广西日报》的“七彩乡村”版采用。

还有一次,我拿个录音机上街去修,看着看着,我便来了灵感,因为面前这位师傅是个寸步难行的残疾人。我跟他聊了起来,得知他不但自己修电器自食其力,还免费带出一帮徒弟,更难得的是,天发大旱时,徒弟推他到田间免费维修抗旱用的抽水机。“好题材,好题材!”当晚我高兴得睡不着觉,构思大标题、小标题和导语,列好采访提纲,第二天一大早就登门采访。当我看到他瘦小的爱人黎英芳,背着他艰难地爬上40级台阶时,我又来了灵感:照顾了丈夫20多年,每天背他上街修电器,很不易,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楷模吗?于是,我从丈夫的角度写出了题为《妻子背上的丈夫》的新闻稿件发表,又从妻子的角度写出《40级台阶洒满夫妻恩爱》稿件,被自治区级、市级媒体采用,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报道刊出后,黎英芳被评为梧州市“和谐之星”,并获自治区道德楷模提名奖。

不怕艰险采写好新闻

为了更好地完成藤县电视台交给我的工作,我这个50多岁的退休人员要从头开始学习拍摄技术,后来,我领悟出了“憋气拍摄法”等技巧,使自己拍出来的镜头晃动小。我经常一个人扛着摄像机进村入户采访。有一次去谷山村采访养鹅专业户,由于公路只通到村里,而鹅养在离村子很远的山冲里,要翻过两座大山,山上只有一条采脂人踩出的羊肠小道。为了拍到这条基层新闻,我二话不说背上摄像机,坐上村民的摩托车尾座,左摇右晃地开往山那边去。车开时,我偷偷瞄了一眼脚下的路,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下面又高又陡,跌下去怕是会粉身碎骨。

还有一次是采访古墓挖掘,为了拍到挖出来的文物,我钻进潮湿的墓穴里,顶着刺骨的寒风,从当天15时站到19时,终于等到工作人员挖出了文物。这条新闻后来被广西电视台采用,可我当晚全身过敏,连脚底都全是大大的疹。

坚持学习分享喜和乐

我知道自己是个要强的人,干一件事一定要干好,干不好不如不干。我年轻时没有上高中读大学的机会,认的汉字不够多,稿件难免有错别字,现在有了智能手机,我就把一些难写难记的生字收藏在手机便签里,每晚睡前温习一遍。为了跟上时代的节拍,我经常向年轻同事请教,学会了工作所需的电脑写稿和发电子邮件,还学会了视频采集、上传等采编合一的数码技术。每当一篇稿件完成时,我都会觉得很快乐,当我的新闻作品被媒体采用时,我都高兴得发微信朋友圈和朋友分享。

能够在退休后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得到锻炼,并且又能帮助别人,为社会带来正能量的“爱好”,我觉得我的退休生活非常充实和有意义。(徐凤英)

新闻推荐

九十九岁高龄外嫁女回娘家

□杨琼凤十月胎恩重,三春报答轻。感恩父母、感恩家乡,出嫁女不管嫁到多远的地方,无论年纪多大,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