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烟花爆竹的春节别样美 陈志锋

梧州日报 2019-02-22 09:07 大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没错的,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据说开始是用来驱除“年”这只怪兽。后来,燃放烟花爆竹慢慢演变成过年喜庆和红白喜事助兴不可或缺的活动。设若没有烟花爆竹,人们便觉得喜庆不够圆满,办事不够体面,于是燃放烟花爆竹又演变成了一种攀比,尤其是过年,谁家燃放的烟花爆竹越多,燃放时间越长,谁家就越体面,越有本事。

其实燃放烟花爆竹深受其害的是居民自己——大年三十,万炮齐鸣,人们无法入眠不说,空气里到处是呛人的烟味和火药味,烟尘四处飞扬,雾霾笼罩,大家连门窗都不敢开放,大家制造的垃圾和污染,给环境带来了破坏,给环卫工人增加了负担,快乐了自己却给别人带来痛苦。

更令人痛苦的是当地的一些陋俗,比如正月初十给男丁上灯,半夜里正睡得香甜,冷不丁地被一阵阵烟花爆竹声吵醒,那滋味尝过的人才会知道是何等的烦闷和痛苦,这还不算什么,最怕的是几家头年生了男丁人家的攀比,一直燃放到天亮,整个村落,整座小城便一起不能入眠。又比如,谁家老人过世了,敲敲打打,吹吹唱唱还不算,还隔一段时间燃放一次鞭炮,噼里啪啦的,那一两夜,周边的所有人就得跟着失眠痛苦,有时候大家开着会,或是学校上着课,送丧的鞭炮声,冲天的烟花声,会议和课堂被迫停下来,若是熟睡的婴儿被吵醒哭闹,更是难以平静,大家都知其扰民伤神,却没有人自觉去破除。

2018年年底,人们破除燃放烟花爆竹陋习的愿望得以实现了,政府出台制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文件,贴到了城市里的大街小巷,贴到了乡村的每个角落,各种媒体加大了宣传的力度,公职人员率先垂范,带头不燃放烟花爆竹,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今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明显低于往年,爆竹声的吵闹少了,烟味火药味少了,雾霾也少了,空气质量好起来了,人们过年终于睡好了觉,年更显祥和了。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乡村以文体活动取缔了燃放鞭炮——乡村里,各类赛事活动,观众的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牛歌戏和山歌走进千家万户;藤县大街小巷里的舞狮舞龙更是热闹非凡;长桌宴从年三十,一直延续到大年初二初三,处处洋溢着年的祥和和温馨,处处凸显出我们的文化和自信。

今年春节,烟花爆竹少了,但年的喜庆更浓了,文化元素更厚重了。但愿这样的新风尚在人们的心里扎下深根,让那些传统中的陋俗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

新闻推荐

99岁高龄外嫁女回娘家

十月胎恩重,三春报答轻。感恩父母、感恩家乡,出嫁女不管嫁到多远的地方,无论年纪多大,都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2月8日,大年...

藤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