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营商环境承接产业转移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的成长与转变记
本报记者 陈可夫
8月10日,采访车行驶在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崭新的路网间,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一个接一个:投资4亿多元的欧神诺公司厂区经过七个多月建设,部分厂房正进行内部装修;不远处的碳歌新材料公司二号生产线开始点火试运行……
搭建新平台,改变“散、弱、小”,是提升工业发展水平、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今年以来,藤县秉持“筑巢引凤”的理念,主动对接珠三角,积极向东部地区招商融资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推进陶瓷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俯视拔地而起的新厂房,广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晓春得意地说:“接下来这里将有7条生产线投入运营。基地完全达产后,年生产能力最高可达5000万平方米,年产值18亿元。”
继佛山、景德镇两大生产基地后,欧神诺陶瓷从去年开始寻找第三个生产基地。为了寻找合适的生产基地,该公司先后到四川、湖北、山西、广西等多个省区考察,最终决定选址藤县。殷晓春坦言,藤县掐准了佛山陶瓷产业转移这一时机,多次开展精准招商,形成了不错反响。而且这里坐拥“水陆空”三位于一体的交通网络,距亿吨西江黄金水道仅5公里,离通达3000吨货轮的赤水港码头20公里,进入赤水港码头的铁路已经建成并通车。
“接下来,我们就计划通过水运将产品运往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物流成本仅为汽运的五分之一。”殷晓春接着说,“当地政府的‘一站式\’服务令人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建一个陶瓷厂需要两年时间,我们在藤县的生产基地只需要10个月。这在整个陶瓷行业都很罕见。”殷晓春将其概括为营商服务的“藤县速度”。
在中和陶瓷产业园里,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算是“拓荒者”了。入驻园区八年来,该公司在这里历经了环保政策调整、产业技术革新等多个产业发展转折点。不过,得益于近年来园区深入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积极为陶瓷企业解决融资、用电、(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生产用水、企业招工、治安联防、园区物流、中层干部子女的入学等问题,新舵公司不仅平稳度过每一次难关,而且顺利实现科技转型。
“现在的订单几乎没停过。”新舵公司执行董事杨根铨说。他介绍,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该公司积极谋求产业升级,组建了100人的研发中心,开发低成本原材料深加工技术,几乎每十天就推出一个新产品。7月26日,广西首家自治区级陶瓷研发中心在新舵陶瓷公司研发大楼挂牌成立。研发中心具备材料研究、生产流程控制、产品开发、检测化验、成果展示及人才培养的功能。
“梧州市和藤县在实施‘东融\’战略前,已经充分包容东部地区的企业,不仅县城建设人性化,配套服务也齐全,公司高层都喜欢在这里工作、生活。”杨根铨说,他现在早已习惯在佛山、梧州之间往返的生活。“现在连藤县站的高铁时刻表都能背出来了!”他笑着说。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林恒名介绍,如今园区已有21家陶瓷企业入驻园区,总投资133亿元,其中投产的企业有12家,已建成35组131条生产线,年生产瓷砖可达2.1亿平方米。同时,多家企业采用的生产工艺、设备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主动接轨、务实合作,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按照市委关于毫不动摇实施“东融”战略的决定,一幅新型工业化的绚丽图景,正在藤县徐徐展开。
藤县副县长崔同湘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陆续出台,将改变珠三角地区过去三十年“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东部传统产业亟待迁移至西部。藤县将牢牢把握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主动对接,找准自己的定位,以陶瓷、钛白、林产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承接东部高附加值高效益、低能耗的产业,其中陶瓷产业将通过招大引强逐步完善现有产业链,重点扶持企业建立自主的研发中心和院士站,实施精品战略,力推华南最大的陶瓷生产和交易市场在藤县形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藤县农信社党委与藤县财政局党总支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活动日主题活动。当天,50多名党员通过追...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