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窑:记忆与回归

广西日报 2018-07-17 08:51 大字

本报记者张天韵文\图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又称“陶瓷之路”,中国古代陶瓷以及“陶瓷之路”对西方生活的深刻影响,使得“瓷器”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提到陶瓷不得不提广西藤县。在位于珠江主干流浔江与北流河交汇处的藤县,发现了目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西江-北流河-南流江-合浦)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产量品种最多、工艺最为精湛的宋代外销民间瓷窑——中和窑。1000多年前,中和窑的青白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东南亚各国,开启了著名的“陶瓷之路”。如今,在千年辉煌和千年落寞之后,中和窑再次回归,重放光彩。

1镜头里的记忆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记者循着“陶瓷之路”的轨迹,时隔5年之后再次来到藤县藤州镇中和村中和窑古址。

在中和村北流河畔的荒山荆莽之中,只见一个清瘦的身影埋首荒野苦苦寻觅着什么。这位个子不高、戴着黑框眼镜、面庞瘦削的中年人,正是记者这次走访中和窑的向导,土生土长的藤县人霍战强,他从银行部门离职后,便将所有热忱投入到弘扬藤县传统文化的事业中去。

20世纪60年代初,经一场瓢泼大雨洗刷显露峥嵘的中和窑,几十年来一直是考古专家的聚焦点。霍战强也没有闲着,一个人,一辆摩托车,一台电脑,一部DV,并自掏腰包20万元,历时5年,反复地调查、走访,终于拍摄完成了一部反映古藤州的纪录片。

在他的镜头里,仿佛时光隧道已经打开:北流河东岸一带窑场密集、作坊林立,南起芝麻坪,北至黎山口,南北长约2000米,西从北流河至东山林纵深约500米,总面积约100公顷范围内,20多座龙窑“昼则白烟蔽日,夜则红光冲天”,煞是壮观……

中和村里,当年用作瓷胚的模具——匣钵,仍是堆积如山,一座座用匣钵砌成的厚实围墙、坚固房屋,甚至用匣钵铺就的寻常巷陌,无不力证着中和窑在制瓷业登峰造极的宋代,与江西的景德镇、福建的德化瓷并驾齐驱的荣光。

霍战强谈起拍片的初衷很简单:“家乡很多历史古迹已随着时光流逝而逝去,我得赶紧记录下来,至少让后人从这些画面上追忆起家乡曾经的辉煌历史。”

果然,当记者再次走进中和村,已建好和正在建的新砖房已开始取代那岌岌可危的老房子,当初给我“惊艳”的小村庄及千年古窑,正被现代生活脚步所“侵吞”。

“大约是半年前,我刚走进村里,就看见一人指挥着推土机,轰隆隆推平地基准备盖新房,推出的那些碎片泥土就往北流河里倒。我立即冲过去,花100元将那些碎片垃圾全买下,找来一辆大卡车拉了回来。”霍战强一有空闲,就喜欢到中和村去“逛荡”,对那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熟悉得像是自家的一样。“虽然是垃圾,说不定也能淘到不少有价值的瓷器碎片什么的,倒到河里可惜了。”

2天时地利之便

中和窑出土的瓷器以影青釉为主,白釉次之,胎薄釉匀,细致莹润,可与景德镇窑的影青瓷媲美,有“青出于蓝”之誉。中和窑的崛起和发展,绝非偶然。首先,这里蕴藏着大量的优质瓷土资源;其次,这里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有丰富的烧瓷燃料;最重要的是,它处在浔江和北流河交汇点,水陆交通极为便利。

据说经千年的窑烧,这里的资源已近枯竭。在中和村田埂上,霍战强用事实力证烧瓷资源依然丰富。只见他弯腰往水田里摸了一把,直起腰将手里乳白色的泥巴递过来,“瞧,这就是做陶瓷的上好材料——白鳝泥。白鳝泥摸起来光滑、粘性很强,上千年过去了,山上檀香木等烧瓷燃料没有了,但白鳝泥资源还是很丰富的。”他口气颇为自得。

“那时的中和窑一座窑口可烧造2万多件瓷器。”在《宋史·地理志》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时藤州户籍6422户,若按每户5口人计约为32110人,如按每人每年用或损坏3件瓷器计算则需约10万件左右,这样仅需一口窑每年烧四五次便足以供全部藤州人使用了。

大量制作精致、造型优美的青白瓷精品源源不断地从中和窑烧制出来,输送到哪里去了呢?

“在出土的文物中,其中一个印花模具上刻有‘嘉熙二年戊戌岁春李念龙参造\’字款,另一个刻有‘宣和四年\’字样,加上出土的文物造型大多为仿植物之类,碗、盘、盏、碟等圆器为敞口小圈足,显葵瓣或莲瓣形,以上种种迹象显示,文物有着明显的唐宋时代风格。”藤县史学专家周雄研究中和窑历史有几十年,聊起中和窑几乎是信手拈来,“出土的摩羯纹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盏以及浅喇叭形碗等,都未曾在国内出现,而在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皇宫、博物馆却收藏有不少同类的藏品,这充分证明这些青白瓷器是以外销为主的。”

据《永乐大典》里的《藤城记》记载:“广右之地,西接八番,南连交趾,惟藤最为冲要。”古藤州段的北流河作为当时重要的岭南水道要塞,在南北交往和中国通向海外交通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历史上藤县的水路可以用‘舟车辏集,人物繁稠\’来形容。”周雄认为中和窑之所以繁盛,应该得益于天时地利。

在他看来,藤县中和窑的发现,意义非同一般。他认为,不仅扩大了我国青白窑窑址的分布范围,填补了广西的空白,而且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研究我国古代外销陶瓷提供了新资料,为研究宋代广西的手工业和社会经济,及对外友好往来有重要的意义。“过去,不少陶瓷专家往往把在国外发现的这类青白瓷器归为景德镇的产品。随着广州、潮州等地和其他一些地方青白瓷器窑址的不断发现,这种说法早已不能成立。而藤县中和窑的发现,进一步提醒人们在鉴别这类产品的窑口时,必须更为谨慎。”

3续写千年传奇

风流终被雨打风吹去。“从陶瓷发展史上看,元代以后,广西陶瓷生产逐渐衰退,虽然仍有零星的瓷窑继续烧造瓷器,但已远不如宋代时繁盛。”周雄叹惜道。

然而,历史又开启了新的一页——2009年,沉睡千年之后,中和窑的窑火再度在藤县熊熊燃起。

占地面积2.5万亩的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在距离藤县动车站3公里处的一片荒山昂然而起。拥有21家陶瓷企业、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被称为“南国新陶都”的中和陶瓷产业园,占尽区位、交通、资源等优势: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藤县正处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中和陶瓷园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空交通便利,距亿吨西江黄金水道仅5公里……

藤县的资源更是有着显著的优势:初步探明藤县高岭土资源覆盖区面积达23平方公里,矿藏深度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可以供200条生产线使用150年以上!

早在2008年,广东提出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梧州敏锐地“嗅”到了这一机遇。“藤县有着丰富的陶瓷生产原材料高岭土,也就是白鳝泥。很多佛山陶瓷企业专门跑过来购买白鳝泥。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佛山陶瓷企业引进来呢?”藤县社科联副主席郑彬昌如是说。

藤县掐准了佛山陶瓷产业转移这一时机,多次到佛山、景德镇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郑彬昌说:“目前入驻园区的陶瓷企业,超九成来自佛山。产业园生产的陶瓷不再是以生活陶瓷为主了,而是以建筑陶瓷为主,有微晶砖、抛釉砖、抛光砖、仿古砖、瓷片、外墙砖等品种,目前全国多个排名前十的品牌陶瓷企业进驻了园区。”

历经水与火的洗礼,曾经的记忆正在化为今日的传奇。如今,中和陶瓷产业园已经投产的企业有12家,总投资超133亿元,2017年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00亿元,2018年产业园被列入国家开发区目录,成为全国最大几个生产建筑陶瓷的园区之一。

中和窑古址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和窑陶瓷文化节、中和窑陶瓷博物馆、文化传承基地等一系列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新闻推荐

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促赶超

中共藤县委员会黄东明借鉴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做法,藤县将充分汲取考察学习的成果,结合县情,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突出...

藤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藤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