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水上人家的岁月变迁
旧时桂江沿岸停满大大小小住家艇,十分壮观。 民国时期梧州抚河内的船只。
梧州的疍民一般都是以水上捕鱼、运输、竹类编织等为主要职业。宣统三年(1911年),据梧州盐务局统计,梧州城厢人口有5.3万人,水上居民占1.5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8.3%。那时候的梧州的抚河和大河(流经市区的西江和桂江河段)沿岸停满了大大小小的住家艇,十分壮观。
旧社会,疍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与戏子、乐工、苦力、奴仆同属一类,备受社会歧视。如不准参加科举考试,不准与陆上人家通婚,上岸不准穿鞋等等。官府除了向他们征收渔捐船税之外,还要交纳名目繁多的种种附加税,滥征妄取不一而足。此外,疍民还经常受到官匪盘剥与恶霸欺压。抗日战争时期,梧州疍民生活极度悲惨,大量疍民的船只被日机轰炸。1939年7月26日,日机18架分两次侵袭梧州,市区大部分被炸,梧州港内被炸没的大小船只达200多艘。他们只得以乞讨为生,少数疍民铤而走险从事走私贸易以求一时温饱。抗战胜利后,疍民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但仍时常受到恶霸、土匪的欺压和勒索。由于生活贫苦、文化水平落后,疍民长期遭受陆地居民的歧视,社会地位低下,这种状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改善。据有关资料记载,1954年,梧州城区水上居民达2.39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16%。这些水上居民大多数是解放初从藤县、苍梧、平南等地迁移过来的,也有部分是抗战时从广东过来的。他们大部分以打渔为生,操广东话,略带本地口音。
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疍民结束了被土匪恶霸欺凌压迫的悲惨生活。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先后成立民船联社、联合运输组、广西省民船运输社梧州分社等组织。1952年至1953年,梧州市开展“航运民主改革”运动,包括住家艇在内的各类船只参加了航改,政府还对沿河各线木帆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木帆船走集体合作化的道路,疍民们由此获得了新生。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梧州的水上居民生活蒸蒸日上,船民们积极参加到各项经济组织中。木帆船船户绝大多数属于个体劳动者,一船一户,船具简单,技术落后,劳动强度大,受风力流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抗灾能力薄弱,船工生活不稳定。当时的珠江局梧州分局私营船业社会主义改造办公室将50吨以上可作驳船的木帆船采取拖(轮)木(帆船)结合的形式进行编组编队。梧州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几经改组,成立集体公有制的梧州市水运公司、第二水运公司、第三水运公司,船只大部分改为机动船舶,发展长途运输。
上世纪70年代,梧州市水运公司职工1076人,实有船舶70艘,年营业总收入最高时达1043万元,船民船工的收入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水上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大批人开始移居上岸,被政府安排到云盖山梧州市航运局宿舍和平民冲一带作为定居点。上岸后的水上居民都是集中聚居,形成新的居民点。继续留在水上的居民虽然仍居舟上,但他们的住家艇却大为改头换面。船民把住家艇和打渔用艇分开了。渔艇多是人力或用柴油机做动力的小板艇,方便灵活,适合短程作业。住家艇多是水泥船,船的底盘是水泥浇灌的,一般无动力,要用拖船才能拖动。住家艇和陆上居民所住的公寓一样,只不过是建在河边水上而已。一旦固定下来就极少移动,也方便了政府对水上居民的管理。
近十多年来,随着渔业和水上运输的日益萧条,水上居民不得不改变多年来赖以生存的传统方式,离开江河,到岸上去谋生计。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梧州市常住水上居民还有400多户1200多人,他们绝大部分是渔民,年轻力壮的都上岸打工了,真正意义上的渔民大都是55岁以上的老人。2000年开始,市政府努力改善水上居民居住环境,动员他们移居陆上。2006年,又建设了云龙小区和钱苑小区,安置水上居民。如今,梧州江面上千艘小艇云集,万户水上居民以水为伴,以舟为家的景象已成为历史。
新闻推荐
铁路公路发送旅客逾七十万人次 2018年春运收官梧州市客流明显回落
本报讯(记者杨苑君通讯员孙静怡)3月12日,为期40天的2018年春运结束,梧州市铁路、公路客流明显回落。今年春运期间,梧州金晖汽车站发送旅客27.24万人次,梧州南站、梧州火车站和藤县站共发送旅客48.4万人...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