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进行时 “网上卖果行得通” ——藤县同心镇沙村村民黎福绪的“双十一”体验

梧州日报 2017-11-12 09:33 大字

11月11日,在藤县同心镇沙村,村民黎福绪和驻村第一书记在百香果园里采摘鲜果,准备发货。覃孔昌 摄

本报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覃孔昌

11月11日一早,藤县同心镇沙村村民黎福绪就忙着把家里种的百香果丰收的消息,通过手机转发到各微信群里招揽订单,然后和弟弟黎福伍拿起箩筐和袋子,开摩托车前往果场采摘百香果,凑齐前一天的订单量,赶紧发货。比起各大传统节日,“双十一”更令黎福绪振奋。

“网上卖果行得通!”黎福绪高兴地说,近半个月来,他通过微信已经接到了60多个订单,销售百香果500多公斤,“双十一”前几天,不少水果采购商推出促销活动帮他推销,一下就卖了100多公斤果,收入可观。

过去,黎福绪一家住在沙村田寮一组一栋砖木结构的破旧瓦房,这里位于白石水库库区,房屋分散,山多水田少,出行极不方便。去年,他们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政府库区移民搬迁政策扶持,如愿搬进了古笔库区移民新村、吉公山库区二期移民新村,生活得到改善,弟弟黎福伍还顺利实现脱贫。

搬入新居后,就业的事情也没让黎福绪兄弟俩担心太多。今年初,后盾单位市人社局及时捐助了一笔产业扶持资金,帮助他们在附近的山谷租下20多亩地种植百香果。由于种植水果有经验,黎福绪家的百香果园很快成形,肥料则从村里的养猪大户处回收,节省不少开支。

“网上销售最主要是讲诚信,要挑拣大小均匀、外形漂亮的好果,采摘时八九成熟,寄到客户手中成熟度就刚好。”销售了几十笔网上订单后,黎福绪渐渐有了经验,坚持诚信经营让他攒到不少“熟客”。下一步,他打算和“第一书记”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中心对接,提高销量。

据了解,在同心镇各项奖补政策和技术扶持的带动下,越来越多贫困户和退出户参与种植百香果,并通过网络拓宽销路,增加收入。目前,仅沙村的种植规模已有200多亩,大家对致富更有盼头了。

“扫一扫”添加关注

梧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新闻推荐

全市1.4万考生 参加成人高考

本报讯2017年成人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在10月28、29日进行,记者从梧州市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梧州市共有14045人参加考试,其中市辖区5361人,苍梧县3024人,藤县2545人,蒙山县652人,岑溪市2463人。据悉,今...

藤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藤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