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丢失人工耳蜗 家长网上求助急盼寻回

西江都市报 2021-03-03 06:3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何思思)3月1日,一则为市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儿童寻找人工耳蜗的消息,刷屏梧州不少市民的朋友圈,引起全城关注。遗憾的是,直到发稿时为止,丢失的人工耳蜗还没有下落。

昨日,记者联系到寻物信息上的联系人刘小姐,她是人工耳蜗主人小吴的表姐。10岁的小吴是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患有先天性双耳重度耳聋,一家人租住在原北山饭店附近。3日1日7时45分左右,小吴像往常一样从家走到学校。一小时后,小吴发现自己的一只人工耳蜗不见了,立即返回原路寻找,但不见踪影。小吴的家人得知后,多次沿路往返寻找,并向公安机关求助查看监控。

刘小姐表示,人工耳蜗对小吴来说非常重要,2017年9月,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小吴开始佩戴人工耳蜗,为此全家人也历经艰辛。小吴在南宁的医院植入人工接收器,再配置人工耳蜗外机。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小吴先后去了南宁20次才最终配置到这副适合的人工耳蜗,其中一部分费用也是并不富裕的小吴一家东借西凑而来。佩戴上人工耳蜗的小吴智力得到了开启,在语言沟通和学习能力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家里人对此倍感欣慰。

如今,人工耳蜗不慎丢失,让小吴和家人陷入了不安,担心会因此影响到小吴智力和语言的恢复。如果重新配置必将重复之前一系列的程序,还要支付高昂的配置费用,而小吴的家庭已无力负担。

市残肢协会主席杨方红了解此事后,先是联系广西科丽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梧州万秀分公司的负责人,希望该公司发动小吴途经路段片区的环卫工人帮忙寻找;她还联系了市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协会、滴滴司机,发动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转发寻物信息。

一场声势浩大的寻找人工耳蜗的行动在全城展开。

目前,小吴的人工耳蜗仍不知下落。刘小姐表示,人工耳蜗对于正常人或者其他听障人士没有任何意义,她希望拾获者将它交至市特殊教育学校或她本人(电话:18577421109)。

新闻推荐

以“123”机制助企业生产 梧州市人社部门创新实施稳岗留工专项行动

本报讯今年以来,梧州市人社部门建立健全“123”工作机制,积极落实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要求,努力助推全市重点企业不停工、保运...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