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工匠巡礼 在钢板上“穿针引线” 本报记者 吴小华/文

梧州日报 2021-01-10 06:48 大字

徐维水是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船体车间职工三班班长。工作中,他不怕艰苦,始终扎根生产一线,在船舶电焊工岗位长达26年之久。他勇挑重担,常年在钢板上“穿针引线”,积累了高超的焊接技艺及创新方面的经验。他经验丰富,在教授徒弟的时候诲人不倦。日前,徐维水被市总工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为2020年“梧州工匠”。

坚守一线 勇挑重担

1994年,19岁的徐维水进入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工作。天资聪颖,且年轻好学,在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徐维水很快对船舶电焊工作上手了。然而,船舶电焊工工作并不轻松,在全副武装的安全防护下,他每天与车间里的钢铁打交道,火光四射,汗流浃背,还需忍受电焊的噪声、光射、烟尘、气味等。为满足焊接需要,保证焊接质量,徐维水或蹲或鞠、或快或慢、或轻或重,从不同角度变换姿势,即使腰酸、背痛、脚麻,为了按时完成焊接工作任务,他丝毫顾不上这些事情。

在日常工作中,徐维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面对各种急件、难件时,他勇挑重担并出色完成。在应急产品建造中,他带领班组员工急生产所急,不讲条件,不怕脏、不怕累,加班加点。有一次,春节前为了赶任务,部门掀起“大冲刺活动”,从12月起至第二年春节前,每天晚上加班到9点,每周六也要加班,但徐维水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带领员工以最佳状态完成公司交给的任务。

2019年7月,公司需要派职工赴钦州市支援生产,徐维水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克服家庭困难,第二天就奔赴钦州,开始了异地工作,且一干就是半年。在钦州,他专啃“硬骨头”,在任务紧、周期短的情况下,徐维水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只休息半天,由于过度操劳,徐维水的肾结石复发了,但是他却依旧坚持完成手中工作后才回梧州看病。待到病情刚好转,他又即刻奔赴钦州开展造船工作。

26年来,徐维水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尽心尽责、任劳任怨,长期坚守在焊接岗位上。刻苦钻研的他,逐步成长为高级焊接技师,持有中国船级社Ⅲ焊工资格证书,在船舶焊接领域技能过硬。徐维水在2018年荣获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技术能手荣誉,2019年荣获梧州市优秀产业工匠荣誉,2020年徐维水获评中船广西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经验丰富 诲人不倦

徐维水在工作中担负起导师带徒工作,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先后编制了多本焊接工艺教材,并向公司的焊工授课,把多年钻研积累的焊接技术无私传授给同事。经过他培养的徒弟,成长为公司的生产骨干。徐维水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所在班组焊工全部取得中国船级社的Ⅲ类认证,班组成员个个都是本领过硬的技术能手。徐维水所在班组成为公司公认的信得过班组,获得2018年度公司优秀班组光荣称号,为青年员工提供技能提升平台。

2020年,公司获批组建自治区级徐维水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依托公司船舶电焊实训基地,集电焊教学、传承、研究于一体。工作室成立后,徐维水积极投入相关工作,他依据公司《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在电焊教学与传承、教学与研究、创新与拓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并作出了突出的成就。

徐维水一方面加强电焊工教育教学的规律研究,不断提升个人与团队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技能教学,彰显教育成效;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对电焊工技术的研究,技术革新、技术攻关上一台阶,满足船舶装备高质量需求。工作室坚持“大拿当教员、现场当课堂、案例当教材”为主的培训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流程优化和工艺改进等活动,探讨主要涉及金属材料焊接所遇到的熔点、焊料、泄漏、材料成本及隐患处理方法,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工作室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建设数字梧州 推动经济发展 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调研组到梧州市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陈雨燕)1月6日,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席扬率队到梧州市调研数字广西典型案例工作...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