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两意”做好“创城”工作

梧州日报 2020-11-23 06:30 大字

“创城”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城市综合类评比之一,其核心要义更在于深层次的展现,那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笔者认为,在推进“创城”工作中,更需治理者用细心、耐心、精心“三心”和民意、诚意“两意”助推城市环境量变引起质变,由内到外散发魅力,成为真正的文明城市。

握紧一个“拳头”,细心推敲细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千根线”,错综复杂,每根线都牵连着不同的职能部门,稍有不慎就会搅乱“千根线”,成为理不清的“乱麻”,使整体治理成效差强人意。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贵在“合”,因此要统筹协调好各部门职能,合力梳理治理的千头万绪,特别是在攻坚中,更要握紧一个“拳头”,充分发挥各部门治理的优势力量,对准最硬点,用力一击,取得治理突破口。细节决定成败。在治理中,失之毫厘;在民心里,往往就是谬以千里。在推动治理成效最大化的过程中,光靠部门联合用力还远远不够,还要部门会商细心推敲每一个细节,平衡好各方利益,从中取得治理的最优解,才能穿起治理“千根线”,由量变引起质变,赢取民心,最终绣出优美的城市之花。

拍响两个巴掌,耐心作好引导。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从来都不是一场独角戏,特别是在提升市民文明、弘扬城市精神过程中,光靠政府部门更是难以可持续提质治理成效。“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治理的秘诀,因此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需走好群众路线。政府部门一方面要耐心做好群众引导工作,循序渐进发动群众参与到城市治理事务中,另一方面还要从中听取民声、了解民意,以群众立场把握治理尺度,以群众视角审视治理方案,通过这一良性互动拍响政府部门和群众两个巴掌,以弘扬实践新时代梧州精神为主线,真正培养起群众的城市主人翁意识,努力打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汇聚三路力量,精心推进共治。“创城”成功不是终点,而是“守城”阶段的新起点。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以“创城”为契机理顺政府“宏”规划、基层“微”治理、群众自治三方关系,精心融合好三方治理力量,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助推城市环境精细化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政府“宏”规划一方面要全面规划市民素质建设,构建切实有效的市民素质教育体系,逐步推进市民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实现群众有效自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要站在发展全局的高度上,把握好治理大方向,谋定而动,通过顶层设计,向基层倾斜资源和力量,使基层“微”治理更有力。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微”治理连着千家万户,是政府“宏”规划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要坚持党建引领,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同时引导帮助群众进行自治,与群众自治良性互动。

倾听民意,凝聚民心。治民之要在乎因民之利而导之,顺民之意而能之。在新时代要有效赢得民心,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最重要的着力点,牢牢扣住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倾听民意要紧扣事前调研、事中反馈、事后跟踪三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民意听全、听好、听明白。事前调研就是要坚持民意导向,把准民意脉搏,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更好地为下一步“对症施药”打下群众基础。

突出诚意,用心服务。用诚意服务群众重在突出“真”与“诚”。没有诚意的服务不过是充满形式主义的套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赢取民心,还会弄巧成拙。“创城”工作与群众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更要坚持民心导向,以“真”抓问题;坚持结果导向,以“诚”解问题,让“对人民是否有益”当作考量“创城”工作成效高低与否的最终标准。只有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搬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绊脚石”,才能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使得“创城”工作事半功倍,把民生工程做到实处。 (林致伶)

新闻推荐

冷空气带来降温降雨 早晚天气寒凉要注意适时增添衣物

本报讯(记者吴小华通讯员梁俊聪)虽然现在已经是11月下旬,但梧州市的气温依旧偏高。11月20日,记者从梧州气象台获悉,根据最新气...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