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谨防“暑多挟湿” 多表现为头痛恶心浑身没劲

西江都市报 2020-08-04 17:11 大字

本报讯进入“三伏天”后,梁先生一直身体不适,工作单位的中央空调开得冷飕飕的,午饭后出去遛个弯,回单位后就觉得头痛、恶心,浑身没劲。到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就诊,医生告诉他,这是中医所说的“暑多挟湿”,近期像他这种情况的患者并不少见。

俗话说“进入小暑,上蒸下煮”。中医认为,伏天的“伏”是指“伏邪”,致病的邪气有六种:风、寒、暑、湿、燥、火。如果不能够顺应自然,科学作息,就很易导致各种外感疾病、发热、温疫(流行病、传染病)、呕吐、腹泻的发生,并诱发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如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那么,如何平安度夏呢?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劳国平介绍,古人命名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为“伏日”,蕴含着应对酷暑的养生之道。

饮食宜清淡除湿

夏天饮食宜清淡、富营养而易消化,并以健脾、消暑、化湿为主,同时注重营养均衡。主食既要吃米饭,又应吃面食,最好搭配些小米、玉米及薯类;荤食与素食配制要合理,应以青菜、瓜类、豆类等蔬菜为主,辅以瘦肉、蛋、鱼、鸭等荤食。这样可使热能大大提高,蛋白质等营养互补,有利于提高营养价值。饮食尽量做到多样化,宜常吃些赤小豆、扁豆、莲子、山药等药食,对夏季健脾除湿、补养肠胃有良好作用。

避免过度纳凉

建议白天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让环境处于自然状态。晚上睡觉上半夜开空调,下半夜关掉空调,打开房门透气,出些微汗,可以祛除因吹空调所受的寒气。冷饮、水果、海鲜都是生冷寒凉或性寒之品,偶尔少量食用尚无大碍,若不加节制,连续大量食用,势必损伤人体脾胃和肺之阳气,内生寒凉为患。

适时补充水分

盛夏出汗多,容易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调,及时补充水分是夏季防暑养生不可忽视的一点。补水是食疗、食养的基础,健康的成人每天至少要补充2500毫升的水,才能把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出汗过多时,还应注意补充钠、钾等,或在吃饭时适当多喝汤。还要注意的是,即使再口渴,饮水也不可太急,应以少量多次为佳,一次饮入太多,会增加胃肠负担,使食欲下降。夏季如能经常喝些豆浆则更好,既补充水分又补充蛋白质,还补充了钾,是高温中补水的理想之品。

(邓淑冰)

新闻推荐

男子在网上发布辱警视频 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本报讯(通讯员邱慧慧)7月27日23时许,长洲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名男子在多个微信群里发布了数条辱警视频,有的微信群组成员达到5...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