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能管事”也“管得了事” 长洲区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四城联创”工作

梧州日报 2020-07-03 06:4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梁燕如 通讯员 黄秋莲 卢刚 陈幸凤)6月中旬,长洲区“四城联创”工作夜间巡查机制启动,该区党政主要领导率队巡查城市夜间管理工作,带头引导城区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分片履行城市监管职责,推动“四城联创”工作网格化、全时段深入开展。

这是长洲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城市管理,持续深化“四城联创”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平台,从创新机制着手,整合各单位、各领域资源力量,全力完善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更文明、更美丽、更幸福的家园。

问题就地化解矛盾快速调处

近期,位于新兴二路的大塘饭店负责人主动安排人员清洗饭店的烟囱,把裸露的烟囱管道包裹起来,并在烟囱下放置油污收集桶,清理干净地面的陈年油渍。饭店经营者自觉整改,离不开长洲区职能部门、社区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

城市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多年来,街道社区承担起城市环境日常监督管理的职责,但有“责”无“权”的职能尴尬,使得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有心无力。

为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社区下沉,长洲区委在16个城市社区中,全面建立社区大党委制度,从党组织渠道向社区给予资金、资源、项目等支持,让社区既“能管事”也“管得了事”。而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各社区大党委把网格内的职能部门党组织吸纳成为大党委成员。以党建为纽带,各部门党员干部把社区事当“自家事”,立足部门职责、回应基层诉求,推动实现“问题就地化解、矛盾快速调处”。

但是,城市管理要管得细、落到点,向群众问计、向群众借力是一大关键。社区是做群众工作的基层组织,与群众有着天然联系。目前,长洲区各社区党组织积极搭桥牵线,与辖区3个小区业委会、1家物业公司组建起联席联盟工作制度,与小区物业公司保持常态沟通联系。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探索形成“遇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快决快议办法,让“矛盾纠纷不出小区”成为可能。

截至6月底,长洲区各城市社区依托大党委制度,集中治理环境脏乱、占道经营、车辆乱停等问题10250件次,快速调处小区群众矛盾纠纷61件次。

线上线下服务工作精准高效

“我年纪大,腿脚不便,去医院做一次体检,很不容易。医生上门给我看病,党和政府为大家想得真周到!”长洲区平浪村吴老伯说。近日,兴龙街道组织义诊队伍,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指导大家预防疾病。

要把城市管理好,群众服务工作少不了。事实上,服务好群众,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可度、满意度随之提升,大家主动响应号召、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积极性便增强了。当前,长洲区针对服务对象、地点不同,探索建立起“线上智慧社区+线下志愿”两个服务体系,推动群众服务工作更精准、高效。

依托综治、民政等系统的数据信息,长洲区各街道建立起大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各社区开设微信公众号,在线推出社区治理、居民服务、党员管理等服务。居民群众关注社区微信公众号,便可在线提出需求、反映问题、预约办理业务等。平台后方,社区管理人员实时收集信息,并对有关信息进行处理、回应。今年以来,该区在线收集各类问题诉求达500件次,有效解决460件次。

线上服务凸显效率,线下服务彰显暖心。而今,长洲区各社区大党委整合党员干部、爱心团体、志愿者力量,组建起各具特长的志愿服务团队。结合社区群众需求,常态化开展“爱心星期五”“四点半课堂”“我为城市建设出份力”等志愿服务,一批党员干部、志愿者走进社区,送教、送帮扶、送爱心,培育起“五长党员”“家长夜学堂”等品牌志愿服务。目前,该区志愿者人数达36732人,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达482次,服务时长达8000小时。

新闻推荐

“有工作就有收入, 生活就能越过越好” 万秀区积极落实就业扶贫政策 帮助贫困户增收

本报讯(记者张超浩通讯员黎海平莫洁月)增加就业是直接、有效的脱贫方式。近年来,在万秀区夏郢镇、龙湖镇,就业扶贫政策让一批...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