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窦穿孔命悬一线 医联体合作模式架起“生命桥”

西江都市报 2020-06-30 06:52 大字

本报讯 近日,龙圩区中医医院接诊一例消化道穿孔患者,由于患者病情十分危急,龙圩区中医院迅速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平台,与市红十字会医院联系转诊治疗,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

53岁患者钱某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到龙圩区中医医院就诊。通过CT检查结果显示,其盆腔内有大量积液,腹腔充满了气体,医生诊断为消化道穿孔。经过抗感染、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钱某的病情没有得到缓解仍在加重,该院立即邀请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专家进行会诊。市红十字会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黎峰参与会诊后认为,钱某病情危急,保守治疗已无法缓解病症,建议转入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手术救治。龙圩区中医医院迅速联系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科希望进行双向转诊救治病人,接到救援电话后,市红十字会医院医务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调配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出诊救治。

钱某被接到市红十字会医院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血压非常低,迅速完善各项检查后,黎峰立即组建手术团队为其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探查发现,钱某胃窦处有一个直径约为1厘米的小孔,医生将患者腹内大量积液吸出,将穿孔处缝合,清洗腹腔,1小时后胃窦修补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钱某被送至重症医学科二区继续抢救,医护人员给予其抗感染、抗休克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三天,钱某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了,平安转回龙圩中医医院进行后续的康复治疗。

据了解,消化道穿孔是外科急症之一,穿孔后感染死亡率极高,治疗必须争分夺秒,患者得以成功救治。而“基层首诊 双向转诊 急慢分治 上下联动”的医联体合作模式体现出其优势,为基层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有序转诊治疗架起了“生命桥”。

(陈小汀 陀景皓)

新闻推荐

金晖车站地块将改成二类居住用地 红岭片区愈加成熟

资料图◎楼市观察文\陈业漾6月6日,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网站上发出一则公示,《梧州市红岭龙新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