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保理念落地生根

梧州日报 2020-06-29 06:34 大字

李韵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日趋迫切的当下,大力倡导社会和公众广泛参与,共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生命的象征,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谈起环境,广大市民对于梧州生态环境的改善可谓感触良多。近年来,梧州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推动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绿色保障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在全社会齐心协力为环境保护积极努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说起环保,人人赞同,一到行动,“懒”上心头。这并不是少数群体中的个别现象,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特别是消费需求和频次更高的年轻群体中的高发现象。懒得自备购物袋,懒得拔下插头,懒得关闭水龙头……即便深知环保节能的必要性,却还是在懒惰心理下选择忽视。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一些人的环保责任意识仍然有所欠缺。

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每一个人,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保护环境不仅是发展问题、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人都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恶劣环境的受害者,但在某种程度上,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始作俑者。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往往就是导致环境恶化的一大诱因。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无尽的废水和垃圾,私家车排出的尾气,想想我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种种陋习,想想我们铺张浪费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难道不能有所触动、有所感悟吗?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那么,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次生活方式的变革,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没有一个人能独善其身,我们想要绿水青山永续长存,就必须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生态环境的好坏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天天都是环境日,人人都是环保者。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全社会和每个人应尽的义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新闻推荐

少先队员行动起来防溺水 全市中小学校启动“防溺水红领巾志愿者”争章主题活动

本报讯(记者朱元冬通讯员苏荷)6月27日,记者从共青团梧州市委员会了解到,共青团梧州市委员会联合市教育局、市少先队工作委员...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