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辉起被抽调到市营商环境攻坚工程指挥部后,苦学苦干,大胆创新,逐渐成长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行家” 勇当营商环境攻坚的排头兵

梧州日报 2020-06-27 10:26 大字

本报记者 吴艳虹

去年刚从市发展改革委被抽调到市营商环境攻坚工程指挥部时,葛辉起就面对着营商环境覆盖面广、业务专业性强等诸多难题。但他经过8个月埋头苦学苦干后,逐渐成长为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名“行家”。

葛辉起是市发展改革委营商法改科副科长。2019年4月,他被抽调到市营商环境攻坚工程指挥部担任联络人,刚到任就碰到了许多难题。“怎样才能打开局面,有效开展工作?”他想,首先自己要变成这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于是,葛辉起将自治区印发的20多个指标专项实施方案打印出来放在案头,认真学习钻研,逐项指标研究,遇见不懂的专业术语,就到网上查阅资料或打电话向业务骨干请教。就这样,他慢慢地熟悉了业务。以至于到现在,很多部门工作人员遇到问题,也会主动打电话向他咨询。

虽然工作上手了,但涉及面极广仍是抓好营商环境工作的难点,该项工作包含24个重点指标,涵盖了全市30多个部门。为了破解这个难点,葛辉起组织制定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1+1+26”和“1+1+7”配套文件,建立季评月结制度,以“清单式”的管理模式,切实解决部门责任不清、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同时,他清楚知道“关键少数”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将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冲刺阶段,他每天晚上都会将自治区工作部署、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通过短信形式发送至市领导、各县(市、区)及牵头单位主要负责人手中,让对方明晰所担负的责任,推动工作快速落实。

其实,在被抽调到市营商环境攻坚工程指挥部之前,葛辉起就十分关注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为了摸清当前梧州市营商环境状况,葛辉起向多个企业收集信息,结果不少企业反映,梧州市投资项目审批中存在审批环节过繁、申报材料过多、审批周期过长、中介服务效能不高等痼疾,个别项目的报建时间甚至长达348天之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葛辉起大胆创新,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在2019年2月起草了《梧州市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直接落地改革方案》,有效推动了梧州市在全区率先实施承诺制改革。

当年6月,这一改革方案开始施行。梧州市的园区企业只需签订承诺书实现拿地即可开工建设附属工程,不仅为企业赢得了30~60天的提前开工时间,也为业主节约了大量成本。此项改革一经实施,就获得企业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目前全市已有20个项目签订承诺书并实现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71亿元。

新闻推荐

营造想干事的风气 培育干部实干作风 产业兴市 作风兴市

全桂寿书记在作风兴市动员大会上强调,目前梧州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呼唤实干精神和实干作风。实干应该表现为“想干事、...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