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动挡”到“自动挡” 梧州市地面气象观测已全面自动化运行两周

梧州日报 2020-04-14 06:32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陈可夫 通讯员 邓碧娜 梁俊聪)“梧州城区已出现能见度为98米的浓雾,且大雾可能持续,请做好防范。”4月9日5时28分,梧州市许多干部都收到了这样一则天气预警信号。能见度数值从以前整数估算到现在采用精确数值的背后,是人力到科技的全面升级。

从4月1日起,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从全国试运行切换调整为正式业务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迈入地面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时代,以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正式业务运行后,观测频次、传输效率和数据量方面的提升,增强了气象观测监测精密的能力,为实现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提供有力支撑。”梧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观测员苏宪强说。

他介绍,梧州的气象观测史可追溯到1944年。当时,国家在梧州市夏郢镇设置气象观测站点,拍发军事天气报告。1950年9月18日梧州气象站正式建立。目前可查到的气象观测资料从1951年开始至今。

过去,浩瀚的历史气象观测数据,全部靠几代气象人坚守在观测站,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定时观测取得。现在,位于万秀区傍山山顶的梧州市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场上,变化已经发生:地面气象观测项目和管理权限调整优化;观测方式改进,19项采用自动观测,6项采用台站ISOS软件自动识别;取消人工定时观测和日常守班等观测任务;数据采集传输和质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提升……

智慧气象,服务万家。在梧州市气象局办公驻地,经过升级后的大数据系统与国家、自治区的分钟级数据库并网,万千精密数据瞬间汇集于此,秒传而出。梧州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取消定时观测、日常守班等人工观测任务后,观测业务工作量平均减少约三成。在气象观测人员向应急、维护、研究分析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方向转型的同时,越趋精细的观测数据经过同化后为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分析来源。

新闻推荐

产业兴市 作风兴市 一套材料 一窗通办 市行政审批局深化改革推行“一站式”服务

本报讯(记者柳双通讯员陈美芬梁凯淳王玲玲)近日,市政务服务中心“一窗通办”专窗窗口收到梧州市正安职业培训学校工作人员陈...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