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人性的挣扎与灵魂的拷问 试谈长篇小说《血色狐狸》的艺术创新

梧州日报 2020-01-19 06:57 大字

峥嵘

谍战小说近年来一直在中国文坛流行,有的以中共地下斗争作为主线,有的以国共合作抗日为题材,甚至也有建国初期的反特故事。由于都涉及隐蔽战线的暗战,人们往往称之“谍战小说”,但中国目前的所谓谍战小说与西方国家的间谍题材小说仍有区别,国内创作的谍战小说均以我地下党组织与敌特斗智斗勇、窃取敌方核心情报等题材为主,反映我地下党和爱国人士忠诚坚贞、大智大勇、敢于牺牲的精神品格。这令读者感佩不已的同时,在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上也带来一些制约,本来生活中面目模糊、亦正亦邪的“谍战”角色,在作品的读者视角中反而忠奸分明,易于陷入中国传统戏剧的“面谱化”窠臼。

梧州市作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地下斗争题材小说,多取材于中共梧州地下党组织的斗争历史,以梧州为城市背景,有一定的纪实性。去年《梧州日报》连载的秋子所著“谍战”题材长篇小说《血色狐狸》(2019年1月~12月刊出),是梧州市的长篇小说新作,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作者在人物塑造和复杂性格的刻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这是梧州市长篇小说创作一个新的突破。

《血色狐狸》描写的是1945年中共地下党金城市委的领导成员在秘密集会时,突遭军统特务围捕,在仓促突围中死伤大半,仅有市委副书记江正寒突出重围,市委委员叶子辛迟到而幸免。老红军林世全受命到金城市重建中共地下组织,并追查、严惩叛徒。而国民党军统金城站则对叛徒严加保护隐藏,实施其阴毒的“狐狸计划”,企图打入我党高层……

与所有的谍战小说一样,《血色狐狸》也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悬念丛生,颇为引人入胜。地下党金城市委遭遇血腥剿杀,是谁出卖了市委?叛徒是谁?当我党组织竭力追查内奸时,敌特却声东击西,布下迷魂阵,试图栽赃于他人而掩盖叛徒“狐狸”踪迹……幸存的地下党员寻找党组织却受到怀疑诬陷……当我党策动国民党驻金城部队起义时,起义将领竟又遭到狙击行刺……更令人惊讶的是,金城市解放后,这名隐藏的叛徒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居然行刺一名潜伏特务头子。这名特务头子在我党的感召下幡然悔悟,揭出“狐狸计划”的真相。在我党长期潜伏于国民党保密局的“壁虎”配合下,潜伏特务被一网打尽。这样一些险象环生、悬念迭出的故事扣人心弦,构成了《血色狐狸》的基本结构,在当下“眼球经济”的话语背景下,如此出人意表的“吸睛”元素具备了一部谍战小说的基本格式。我们也可从中深深体会到当年地下革命斗争的凶危险恶,读懂革命先辈们的忠诚、担当、坚忍、无畏。

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曲折跌宕的精巧构思,在梧州市的长篇小说创作中是不多见的,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惊心动魄也不过是谍战小说通常的元素标配,“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也是司空见惯。作为文学作品,其核心价值还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刻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在这方面,《血色狐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使作品富有新意,即使在国内同类谍战小说中也并不逊色。

《血色狐狸》落墨甚少但最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叛徒江正寒,由于全书的主线是查找叛徒,他其实成了全书的焦点,因为妻儿被敌人扣押为人质,于是他经不起个人情感的折磨,叛变出卖了同志,使中共地下党组织惨遭毁灭。在军统特务组织掩护下,他一直隐藏到金城市解放后,灵魂饱受煎熬,与另一名潜伏特务上演了一出国共版的“无间道”。这在国外或称为“双面间谍”。这样的人物形象在国内文坛上还是罕见的。对于这么一个双手沾满同志鲜血的“血色狐狸”,作者并没有简单化、面谱化地贴标签,非忠则奸,非好即坏,而是源于生活,根据文学创作规律,根据人物性格特征和逻辑进行人物塑造。文学归根到底是人学,需要对人性及内心世界进行深刻的发掘剖析。《血色狐狸》对江正寒叛变前后心灵的挣扎、矛盾、痛苦、犹疑,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他的犹疑、反复符合性格逻辑。作品的创作中敌我双方人物众多,但较有特色的是这个“反面人物”。作品对我地下党领导机关被破坏后,部分地下党员失去组织后的困惑、苦闷、彷徨、迷惘等种种心态也进行了精微刻画,在白色恐惧的残酷斗争环境中,这样一些心理状态都是真实的,符合人性的。作者在此追求的已经不是谍战的曲折惊险过程,而是开拓人性的心路历程,探寻人物性格的轨迹,从而也让读者感受到忠诚的共产党人信仰的坚定、追求的执著、人格的伟大。

谍战小说中能进行类似探索的作品并不多见,越南裔美国作家阮清越“反思越战”的长篇小说《同情者》,集历史、政治、间谍、惊悚等元素,讲述了一个潜伏于南越伪警察局的越共间谍的故事。主人公受命随其南越“长官”逃难至美国,继续进行间谍工作,向北越汇报敌情。他作为难民和间谍,身心经历了非同寻常的折磨和挣扎。小说着重刻画了他的“同情者”的特质和身份,对越南的同胞、北越的同志、南越的士兵、美国白人社会中弱势的越南难民和其他少数族群,他都抱有深刻的同情。主人公背负双重身份,感受和跨越两种文化,由此产生深重的困惑、极大的痛苦,在对自我和身份的探索中艰难跋涉。国内有王小枪的谍战小说《面具》,作者声称“披着谍战的外衣,写的是很多人的中年危机”,试图表达的是人生中不同感受的体验,平静与焦虑,欢乐与忧伤,愈到中年,这种体验愈丰富。这就是人性的真实,性格的真实,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

文艺创作的性格组合理论认为:一个人往往具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任何人都是善恶组合的矛盾体,这是世界范围内的作家们都早已注意到并公认的。善恶两重因素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我们把这种善恶现象置于不同的价值体系中进行观照或整体分析,便可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考察善恶的具体内涵,以免对善恶作出简单化的判断,同时又能把握善恶的基本趋向,避免无是非观和无善恶界限。在人性的挣扎与灵魂的拷问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作家只有注意到善恶现象的复杂性,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精神世界的无限活泼性。作家要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并不容易,人物性格往往是充满矛盾、错综复杂的。《血色狐狸》在这方面作出了艺术尝试,不失为一部耐读的作品,它丰富了我们对人性的认知,艺术地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新闻推荐

关于采砂船“莞鸿运031”的招领公告

我局于2019年9月9日凌晨在西江两广交界河段查获一艘涉嫌非法采砂的自吸自卸采砂船,该船无船舶识别号,船身悬挂号牌“莞鸿运...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