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猪肉等定量由市食品公司肉联厂供应 半机械化杀猪吸引市民参观

梧州日报 2019-12-09 06:41 大字

12月1日,从邻近的山上看,冷库已成旧建筑。张一元摄

黎尚峰

1968年,一个容量为500吨的冷库在梧州肉联厂建成。当时的猪肉和一切副产品都是定量由市食品公司供应。肉联厂是食品公司下的一个部门,有饲养猪场并设有屠宰车间和冷藏车间。在计划经济时代,生猪每天源源不断地从湖南、广西等地运来,基本可以定量满足市民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前,市民都是凭食品公司发行的肉票来购买猪肉,每逢过年过节,食品公司都会提前告知市民供应肉类的品种和数量,让市民们有计划地购买。每逢中秋节、国庆节、春节三大节日,食品公司还从外省采购了鸡翅、鸡腿以及猪心、猪腰、猪肚、排骨等食品供应市场。

当时的猪是由市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猪肉由该公司出售。市民为购买称心的猪肉需要很早去排队;如果迟一点或许买不到猪肉。当时卖猪肉的工作也被人羡慕,有一句顺口溜说,“梧州有三宝:医生、司机、猪肉佬”。

猪的数量多,难免也会出现死猪。这些死猪有的经过检疫人员严格细致检验后并经过高温煮熟后销售,检验不合格的猪被送到农户果园里销毁做肥料。几十年来,肉联厂以肉品卫生安全第一为宗旨,从未发生过食品安全事故。

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肉食需求量也有所增加,在原来冷库的基础上加建两层,冷库容量扩为1500吨,可以储存更多的冻肉。

肉联厂杀猪也实现半机械化,比起人工杀猪来说,当时的技术在梧州是比较先进的。每天需要杀几百头猪供应市场,过节的时候还需提供更多的猪肉。

肉联厂半机械化杀猪吸引众多单位前来参观,因为市民以前没有见过半机械化杀猪的设备,参观的大多是工人干部和学生。

杀猪的第一步是选猪。通过初步筛选后,检验检疫人员把准备屠宰的猪集中在一个猪栏。猪被电晕以后,工人马上用铁链绑在猪脚上并把它挂上移动的轨道,经过放血工序后,马上升上二楼。毛猪被机器很有规律地缓慢来回推动把毛烫松,就被推上刮毛机刮毛!然后有一个专职工人用喷火器喷烧剩下的猪毛,这样毛猪就成了光猪。光猪下一道工序就是进行内脏分割。当分割完毕后,检验人员需对肉品进行检验,当检疫合格后的白条猪就可以运往市区的各个门市部销售,一些剩下的没有销售的猪肉就运往零下18摄氏度的冷藏间进行冷藏。

肉联厂还有一个制冰工厂,每日可制冰块280条,冰块为长方形每块50公斤,其冰块可给医院病人降温使用,也可以用来保鲜水产品和果菜等。

新闻推荐

“换位思考”让广场舞跳出和谐音符

锐言■梁正长洲区海骏达花园小区内,跳广场舞的人每天早上7点多和晚上7点多就开始放音乐,让住在周围的居民备受困扰。当今社...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