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如一 一位老民警眼中公安工作的变迁

梧州日报 2019-11-20 06:41 大字

本报记者 曾韵 通讯员 曾亮

侦查破案从“老三样”到“高精尖”,巡逻设备从三轮摩托车到多功能警用车,路面巡查从“肉眼识别”到“大数据精准识别”,打击犯罪从“人力情报”到“数据情报”……从一名派出所民警到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公共关系科科长,谢学勤见证了梧州公安事业的变化发展,也愈发感受到这座城市所拥有的安全感。

技术提升打击更精准

1990年,刚高中毕业的谢学勤参加了公安工作,先后在基层派出所、治安、预审、刑侦、办公室、宣传等不同警种岗位上工作。“一晃29年过去了,可谓今非昔比啊……”聆听谢学勤娓娓道来的从警经历,仿佛可以触摸到梧州公安近三十载发展变化的脉搏。

改革开放初期,办案民警大多走路去办案,条件好一点才配一辆自行车。谢学勤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刑侦破案“老三样”:一个照相机、一个手电筒、一个勘察箱,而所谓的勘察箱无非就是一个放大镜、一把毛刷和一些指纹粉。那时候开展现场勘查,办案民警都是用手电筒当光源,用放大镜观察找痕迹,用胶卷相机记录案发现场,大规模采集指纹后再用肉眼一个个进行比对。

由于设备差、技术落后,以前公安机关破案全靠人力走访、摸底排查、审讯“三板斧”。1992年的一个深夜,谢学勤在步行巡逻时发现一名可疑人员一直在四方井路段晃悠, 便上前检查,当发现可疑人员身上携带了一把螺丝刀且其身份不明,遂将其带回派出所。后来经过十天十夜的走访调查和外围证据搜集,谢学勤才确定可疑人员身份为半年前一起盗窃大案潜逃的嫌疑人。

回忆往昔,谢学勤十分感慨,当时侦查手段有限,没有DNA技术,没有犯罪嫌疑人指纹比对库,没有监控和犯罪分子轨迹跟踪,一旦犯罪现场受破坏,许多证据缺失,或者审讯效果不佳,就很难快速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梧州公安开始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打击能力和水平,坚持走“科技强警”道路,老民警当年办案时的烦恼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公安工作无论是警用装备还是技术手段,都经历了质的飞跃:巡逻警车的身影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手铐、防护衣、执法记录仪等单警装备一应俱全,指纹仪、紫外线手电筒、微量痕迹物证提取仪等勘察设备日益先进,人像比对系统、现场指纹远程查询比对系统、全国刑事犯罪DNA系统等逐步完善……

“现在嫌疑人只要作案,我们就可以通过大数据迅速锁定他的外形特征和作案轨迹,实施精准化打击。”谢学勤自豪地说。

警务改革社会更安全

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侵财案件相继出现和增多,盗窃的手段、方式、类型也都在不断演变。在谢学勤记忆中,那个时期入室盗窃由起初的偷煤、偷饭票逐渐转变成偷录像机、DVD机和高级家电,90年代末案件更是处于高发阶段,抢金链、飞车抢夺等犯罪行为日趋严重。

“社会上出现人、财、物大流动,加上社会管理工作一时跟不上,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刑事案件开始增多。”谢学勤说,以前居民区都是没有物业管理的,派出所民警一人负责一个地段的治安管理,更多时候是被动地工作,一般是群众有事,自己到派出所来找民警。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打、防、管、控的能力逐步提升,警务模式发生了转变:以前民警的工作重心在于管理,现在服务已成了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从厚厚的户籍册,到电脑里的海量业务信息;从办事跑断腿,到登记办证服务走进社区,实现“最多跑一次”……谢学勤坦言,尤其近几年基层派出所升级改造, “互联网+”将派出所的服务功能搬到了网上,这些警务改革举措给群众办事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数字变化,同样折射出平安梧州前行的脚步:2010年,梧州市“天网”一期项目150个模拟监控摄像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天网”系统四期工程超7500个高清摄像头已全面建成;梧州市刑事案件立案数从2015年的超1万起下降到2018年的6140起,同比下降40%,2018年度梧州市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机关满意度更是达96.28%、95.78%,进入全区第一方阵……

“警察工作靠吼、治安巡逻靠走、起草文件靠手的公安时代已落幕,‘互联网+’、大数据、高科技的公安时代已开启,但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如一。”谢学勤说。

新闻推荐

岭南寻味 梧州有礼 第四届广西岭南风情文化旅游周和第四届广西(梧州)粤剧节好戏连台

→节目充分演绎出“海纳百川、力争上游”的新时代梧州精神。何华文摄↑表演者在水上舞台弹奏,桂江为背景,舞台效果别具匠心...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