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是“必修课”

梧州日报 2019-11-18 06:49 大字

慕羿浩

“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明日国家建设的栋梁。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寄予厚望,期盼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很多时候,在成年人的眼里,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学习成绩、奖项荣誉等是“必修课”,而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则成了“选修课”,可有可无的“人生学分”。

近些年来,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屡现于媒体中,一些人对这些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其间大部分原因是这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如大连一起被害人和加害人均系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以及诸多因为禁玩手机而轻生、感情问题厌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需要关注和引导。俗话说,“欲事立,须是心立”,栋梁之才生于毫末,同样,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也需从毫末而起。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需从三个字入手。

一是察,即观察、察觉。中医讲究“望、闻、切、问”,这四种方式用来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同样适用。望即察言观色,未成年人内心比较单纯,脸色往往反映心理活动状态。闻即辩听其言,感知言语之中是否夹杂着不安不适情绪。切即在共同生活中观察其行为是否合常。问即闲谈了解,旁敲侧击探知心里真实想法。

二是防,即从社会、学校、家庭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三位一体大防护圈,共同对网络不良信息、网络游戏沉溺、校园欺凌等现象进行综合治理,结合未成年人时间与空间、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来推动。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还需结合网络安全新形势和乡村儿童教育特点,在“保护个人信息”“谨防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远离不良信息”“抵制侵权盗版”等内容基础上,增加“生命安全教育”“正向价值观传播”“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合理用网”等内容,为乡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延伸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护圈的触角。

三是疏,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在疏而不在堵。未成年人的世界是单纯美好的,思想放下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心里解了压,方可无忧无虑。家长、老师以及学校、家庭、社会等都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疏导者,实现关注、发现、疏导三结合,尽早尽快地找出根源、成因、趋向,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在萌芽状态疏导化解。当然,社会力量更是主力军,相比之下,官方机构会有更专业的解读,如梧州市开设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该中心工作内容主要有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团辅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面。中心的所有心理辅导志愿者都是获得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专业老师,所有服务都是公益免费的。

未成年人在成长中会面临生活适应、学习困难、人际关系、情绪调适等方面的问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需全社会多方关注、多维设护、多重疏引,这是一门全社会都需重视的“必修课”。

新闻推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母乳喂养周期间,莫丹(右一)辅导学员喂养知识。前不久,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单位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孕妇学校授课展示交流总...

梧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