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梧州的医院医疗设备不断完善,“大病小治”让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百姓看病不再难
文字:本报记者陈素雅通讯员刘晓锋
图片:梧州市卫健委提供(除署名外)
从最简单的听诊器、手术刀,到如今的磁共振、微创介入技术,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梧州医疗卫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梧州市已经筹建了自治区最早的公立医院。上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原中山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范怀谦、王大年等名医陆续扎根梧州。但是,那时的医疗资源僧多粥少,大多数群众仍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当年大夫给病人看病时,几乎全靠听诊器和一双手,再辅以经验来判断该如何治疗。
据梧州市志资料显示,1954年之前,梧州仅有一些私营药房兼卖钳、剪、镊、绷带等简单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而医院所需的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大部分都要到外地或者厂家采购。1957年抽样调查显示,梧州居民家庭用于购买药品及医疗用品的开支,年人均仅为1.68元,占生活费支出的1.3%,且主要用于就诊挂号费。一般人生小病多使用一些民间中草药医治。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每年组织医院对城区、郊区居民作健康普查,组织医疗队开展义诊,为居民接种牛痘、天花、霍乱等疫苗。
已届不惑之年的范显文依然记得孩提时代自己跟随爷爷范怀谦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部值班室度过的时光,“医院没有大楼,病人的病历在值班室里堆得高高的。”如今已经是三级甲等医院的市红会医院,在上世纪70年代时病房相当紧张,下雨天时,住院部的床脚还会被雨水打湿。
当年,范怀谦是儿科主任,除了在门诊看病,还得照看住院病房。病房里住着不少与范显文年龄相仿的小孩子,但是范显文却总是被反锁在值班室中,独自等待爷爷归来。原来,范怀谦考虑到当时预防免疫工作尚未完善,孩子们很可能会互相传染疾病。开药时,范怀谦也没有太多选择,以抗生素为例,四环素、土霉素是用得最多的药品,医院只有普通的化验等设备,一些免疫方面的检查根本做不了。
1978年,随着梧州市民收入增加,对身体保健重视程度加大,市民也逐渐转变观念,对疾病采取以防为主的积极态度,每个家庭用于医疗保健的费用随之上升。此时,梧州的医院的医疗环境也明显改善,心电图、X光机、B超等设备逐渐完善到每一级医疗机构。此外,因为国家防疫制度的形成,孩子出生后即可接种各类疫苗,所以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到爷爷的影响,从广西医科大学毕业的范显文回到梧州,也成为一名外科医生。随着梧州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也已“鸟枪换炮”,前辈们之前几乎没有机会接触的微创手术,近十多年来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通。在B超、CT磁共振、腹腔镜等各种器械辅助之下,同样的疾病,病人不再需要开胸剖腹,范显文用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在体表开一个小创口,就可以“大病小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不少曾经的“绝症”患者有机会重获新生,医生可做的手术愈来愈多,病人生活质量亦明显提高。
■ 背景资料
新中国成立前,梧州已有全区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思达医院(1951年改名为工人医院),以及全区最早的红十字会医院和全区最早的省立人民医院。新中国成立后,梧州的医疗资源仍然缺乏,开业的中医甚众,但没有中药制药厂。上世纪50年代末期,市制药工业应运而生,中药加工业逐步发展。
1954年,梧州市妇幼保健院始建,这是一所集妇幼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958年,梧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性病防治中心始建,曾累计治愈数百名麻风病人,为梧州市基本消灭麻风病作出了贡献。1960年12月,梧州市中医医院建立,这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养生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1980年,梧州在城东镇卫生院基础上建院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成为各类精神疾病、神经症、癫痫病、老年性疾病、心理疾病与障碍等病人预防、治疗、康复、休养的场所。同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建,承担着城市突发传染病的防治救治工作。
2003年4月8日,梧州市建立市疾控中心组建为全民公益性的卫生事业单位。
本报记者 陈素雅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纪荣兰)9月25日,记者从梧州粤海江河水务有限公司获悉,因竹湾路农信社往竹湾小学路段需管道抢修施工,当日6时许至11...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