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气,稳好情绪才能身体健康 7月27日,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资深心理科专家朱超群来到了《健康梧州》知识讲座,围绕着心理生理障碍与心身疾病开讲,给市民
什么是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它是心身医学的研究和治疗对象。自古以来就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疾病的重要影响。中国早期医书《黄帝内经》就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中医还认为,人的得病有两方面原因——“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百病生于气。
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包括心理应激和心身反应两个主要环节。其发病源叫“心理应激源”,它一般有三大类:一是灾难性事件。二是个人性应激源,与个人生活经历有关,影响范围小,个体差异大,如失学、失恋、事业等,但其个人影响不可忽视。三是背景性应激源,如噪音、拥挤、空气污染、不协调的人际关系等,它能长期对人的心身健康构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朱超群着重讲到,不良的情绪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导致甲亢、糖尿病等病症,还会影响到免疫系统功能的减弱,它会造成人体抵抗外界病源的能力降低,而且内部的免疫监督也会减弱,使癌细胞增殖扩散的风险增大。例如,很多癌症病症的出现,往往是在患者情绪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以后。
心身疾病的治疗
一般来说,心身医学对患者的审视和诊断是比较全方位的,会根据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在不同患者身上起致病作用的不同比例,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即“心身同治原则”。对于急性发病而且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过度换气综合征病人,则需以生理救治为先,以防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坏。而对于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患者,鉴于其症状为慢性发作,且心理因素作用强度很大,除了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外,应重点做好心理和行为指导等各项工作。
心身疾病的预防
它主要也是从消除或远离环境中的心理应激源、加强社会人际支持、潜意识防御、端正认知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还有适度的高强度运动,也能转移对人不快事件的注意力,并调节身体,从紧张压抑中恢复过来。(韦雨玲 整理)
新闻推荐
无论是“断头路”贯通工程的有序推进,还是公园面貌的焕然一新,城市环境的变化让市民获得满满幸福感 优化出行提品位
本报记者吴艳虹实习生孙思源“这条路贯通后,我早上上班再也不用提前20分钟出门了,也不用担心发生拥堵情况。”居住在一代天...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