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日报社小记者研学团赴深圳、香港两地参观学习,感受别样的文化风情 “深港”研学让孩子们成长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日前,梧州日报社小记者研学团的40多名学员哼唱着罗大佑的经典曲目《东方之珠》,开启了赴深圳和香港的研学之旅。期间,小记者们还受邀走进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和世界一流的媒体从业者对话,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此外,小记者们还赴两地多个人文景点参观,感受别样的文化风情。
对话“小讲解员”了解“深圳速度”
7月9日下午,小记者们跟随研学导师的脚步,来到了深圳市博物馆。进入馆内,小记者们立刻受到四周优雅宁静的观展气息所感染,大家都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声量,一边仔细参观,一边认真做笔记。
深圳市博物馆的庭院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挺拔的乔木、整洁的绿篱、姹紫嫣红的花卉、绿油油的草坪,让人感觉到生机勃勃的气息。展览大楼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着4层32个展厅。
小记者们有序地乘坐扶手电梯,前往位于馆内四楼的《近代深圳》展厅。在那里,小记者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叫郭思远,是深圳市春蕾小学的一名学生。当天,郭思远身穿蓝色的小马甲,头戴扩音设备,用热情响亮的嗓音给小记者们介绍近代深圳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小记者曾靖婷利用现场交流机会,得知郭思远是利用暑假时间主动承担深圳市博物馆的一些讲解任务。在经过前期的专业培训后,郭思远已经把数千字的讲稿熟记于心,还特别进修了讲解礼仪等课程。“不努力不行呀,不然赶不上‘深圳速度’!”郭思远笑着说。
“‘深圳速度’是有多快呀?”另一边,小记者李相潮带着问题,在展厅内找到了答案:1981年10月至1982年8月,中冶集团中国一冶在承建深圳国商大厦时,以平均不到5天建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速度”。紧接着在1982年11月至1985年12月,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又创下了3天建一层楼的速度,刷新了“深圳速度”。“‘深圳速度’背后,肯定是与当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活力息息相关的。”参观后,李相潮对此感慨不已。
走进凤凰卫视了解电视直播
说起凤凰卫视,许多小记者都不陌生。但凤凰卫视为何能够呈现出如此丰富和及时的资讯,却是此行全体小记者最期待了解的知识,所有的答案,在7月11日的研学行程里被一一揭晓。
当天下午3点,小记者们整装待发前往凤凰卫视香港总部。一下车,小记者李乐诚便忍不住举起手中的相机,“啪啪”地拍摄起来。凤凰卫视香港总部大楼有着雪白的外墙,线条简约分明,大堂高大宽敞,富有艺术特色,米白色的大理石地板及墙壁,给人一种明亮简洁的感觉。大堂接待台后面是一块巨大的LED显示屏,每天都实时播放着信息台的节目。这种屏幕有大有小,错落分布在大楼每个角落,传递着一种传媒人特有的紧凑节奏,与门外的恬静闲适截然不同,却又相映成趣。
“很多同学好奇什么是‘凤凰精神’,其实答案都在英文单词‘Phoenix’里。”研学中,讲解员卖的一个关子深深抓住了小记者们的注意力。原来,这个单词里的每个字母都有对应的特殊含义,分别代表着热情、紧贴历史、开放、经验丰富、创新、国际化和潜能无限。对于每个关键词,凤凰卫视都有相应的拳头媒体产品。
当天,最让小记者们大开眼界的活动,是参观凤凰卫视的环球新闻中心。从弧形的观景台望下去,信息台的环球新闻中心一览无遗。360度智能中央主播台,在24小时不间断运作。在半开放式的工作空间里,全球首台演播室上下飞行摄影机及高效能传输网络在支持新闻节目的播放。
小记者袁涛指着一处蓝色的背景墙说:“我认得这里,那是‘凤凰早班车’节目主播台。”接着,袁涛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转过身以此为背景拍照留念。另一边,小记者谭垚则打开手机,现场录制了一段直播介绍,把信息传给了网络那头的亲朋好友,引来了众人点赞。此外,小记者苏琳婷观察到,该新闻中心的顶部是一个圆筒形的构造。她通过采访得知,这样的构造利于吸收噪声,从而为节目直播营造一个更为安静的工作环境。
当天,小记者们还现场观看了凤凰卫视知名主播李科夫直播节目。主播台上,李科夫身穿挺括的藏青色修身西装,搭配一条红蓝相间的条纹领带,沉稳自信地向观众传递着新鲜资讯。
“我回去了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了有机会进入这样优秀的媒体机构工作!”小记者李林霖说。
体验集体生活 收获深厚友谊
“这次研学中,我结识了一个好朋友,她叫白汶霭。”在7月13日的结营仪式上,小记者覃宇颢开心地向台下的家长分享着研学收获。小记者白汶霭是一名初中生,她在此次研学行程中发挥着大姐姐的角色,给予许多低年级的小记者各种帮助。在迪斯尼乐园研学的当天,覃宇颢对很多新鲜的游乐项目都颇感兴趣,但却不敢独自尝试。此时,白汶霭带着他一起逐项体验,让覃宇颢增强了自信心。这份自信也体现在随后的一些公共采访场合上,覃宇颢在参与凤凰卫视研学中,主动争取到了体验“小主播”的机会。尽管与专业水平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对于他自己是一次很大的自我突破。
很多参加此次研学活动的小记者都是首次离开父母,和小伙伴一起结伴外出研学。融入集体生活和做好自身安全保护,是小记者们必须掌握的重要一课。其中,小记者曾靖婷在分享研学收获时谈到,作为梧州日报社小记者研学团一员,外出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身上的小记者马甲不要随意脱掉,因为这是在意外掉队时,让自己在陌生人群里被带队老师及时发现的显眼标志。小记者黄璐璐表示,此次研学让她学会了要融入集体生活,就要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队友的一些小习惯,并及时帮助其改正小毛病。
结营仪式上,许多小记者家长代表对梧州日报社举办此次研学作出高度评价,并表示日后将继续全力支持小记者研学团的各类活动,让孩子们从研学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龙天传)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记者从梧州市征兵办了解到,梧州市大学生入伍享受发放一次性奖励金、报销路费、增加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等优惠政策...
梧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梧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