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补偿逐步转为产权置换 新建安置房将成梧州今年棚改主要安置方式

西江都市报 2019-03-18 15: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吴艳虹 通讯员 黄超光)日前,记者从梧州市棚改办获悉,2018年梧州市完成棚户区改造开工6535套(户),100%完成国家开工任务。今年,根据国家相关棚改政策的调整,以及商品房库存周期的变化,梧州市对棚改征拆户的补偿方式将从货币化补偿逐步转为以实物补偿为主,即产权置换的方式。

2013年以来,梧州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通过目标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2013年至2017年期间,梧州市实施了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226个,共68284套(户),棚户区改造任务总量居全区第1位。

据悉,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和商品住房库存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货币化安置政策。2019年自治区将统筹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25万套,包括列入国家任务计划12万套,列入国家任务储备计划3万套,列入自治区新增任务10万套。25万套任务一并纳入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年度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任务,实行计划同步下达、项目同步推进、考核同步实施、信贷融资同步支持,力争项目同步建成、同步交付使用。其中,国家任务计划要在今年9月30日100%开工,自治区新增任务力争今年底前全面开工。梧州市上报自治区2019年棚户区改造任务是12501套(户),包括国家任务4099套(户),自治区新增任务8402套(户)。

据市棚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国家推行棚改新政策,为积极改善棚改征拆户的居住环境,推行货币化补偿安置的政策。加之当时梧州市商品房库存周期较大,这种补偿方式一方面可让征拆户自主选择居住环境,另一方面可推动商品房去库存。但是,2018年,梧州市房价提升、销售速度较快,商品住房库存已小于15个月,房价上涨压力逐渐增大,以货币化补偿安置为主的安置方式已不再适合梧州市的实际情况,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将成为梧州市2019年棚户区改造主要安置方式。

据了解,目前市内已建成的安置房有枣冲小区、红安小区、龙平安置房等。此外,云盖路石鼓冲拆迁安置小区正在开工建设中,新安家园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征拆户数远大于可供选择安置房套数,相关部门正在着手新的安置房项目的规划与选址工作。”该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借鉴经验 加强合作

日报消息(见习记者谢耘)“柳州的E200很有现代感,开出去回头率超高!”13日上午,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交流系列活动(梧州站)在梧州市...

梧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梧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