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环境 提升乡风文明 梧州市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梧州日报 2019-03-12 09:06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曾燕 通讯员 杨斌)农家小院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一座座桥梁打通村屯“毛细血管”,铺就坦途;一个个产业示范基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这是六年来梧州广袤农村开展乡村建设活动所创造的一幕幕新景。

六年来,梧州市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先后集中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三个阶段的活动,推动农村环境显著改善和乡风文明不断提升,为开展下一阶段“幸福乡村”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梧州力量”。

六年来,梧州市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围绕“五个一”任务目标开展工作,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其中,长洲区作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29个试点县之一,把26个村划分为资产型、资源型两大类,分别对不同类型资产进行核估量化,大力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组织,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确保农民享受改革红利,仅2017年该区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万元。

目前,全市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梧州市对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进行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至2018年共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9个、县级示范区30个、乡级示范园63个、村级示范点302个。

为夯实农村发展基础,梧州市将“基础便民”活动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与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环境整治等工作一体推进,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梧州市开创性地把“第一公里·路桥”惠民工程作为统筹推进农村路桥通行水平提升的有效载体,建设、改造、加固了一批影响群众出行、制约产业发展的农村桥梁,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条件。目前,全市已经完成新建、改造700多座桥梁,覆盖400多个自然村(屯)、200多个贫困村,惠及250多万农村群众。共完成改厨改厕任务各8.167万户,公共照明试点任务188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535户,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完成203个,受益人口106421人。

去年以来,梧州市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抓手,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成果。梧州市组织各县(市、区)以国道省道沿线、党委和政府驻地、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全市累计出动100多万人次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清理卫生死角2万多处,城乡种植各类绿化苗木近150万株。同时,组织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排查、田间地头顺手捡等活动,美化环境。经过阶段性的整治,全市乡村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观,乡村面貌明显改善,聚力向实施“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专项活动的“幸福乡村”迈进。

新闻推荐

龙圩区送戏下乡惠民生

本报梧州讯(记者/梁乾胜通讯员/盘丙英)“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好啦!”近日,梧州市龙圩区城东社区居民刘小...

梧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梧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