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梧州日报 2019-03-11 09:06 大字

虽然春天到了,春雷已响起,但是天气乍暖还寒,早晚比较“善变”。加上阴雨天气和冷空气频繁来袭,造成“倒春寒”。近期,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医院收治的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三成多。由于寒冷刺激,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更容易诱发或加重呼吸道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梧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陆兆华介绍,“春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血管因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变脆,人体内血液流速减缓,高脂血症、高血黏等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使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或出血,造成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陆兆华提醒,市民要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做到未雨绸缪,有效防治。

注意保暖。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血管容易收缩,早上起床最好不要一睡醒就马上起来,适时多躺一会儿,起床后务必做好保暖,防止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引起血压的波动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需外出晨练,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到室外活动,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

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血压、血糖和血脂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是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生活要规律,做到早睡早起,定时测量血压,保持血压在一定相对理想、稳定的数值。血脂高容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尿病、抽烟、肥胖、体重超标等高危人群一定要加倍注意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变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日常可通过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血压、血糖和血脂进行有效的控制。

合理膳食。控制饮食总量,调整饮食结构,三餐定时定量,控制高热能食物摄入,长期摄入高热量的食物不利于血糖、血脂控制,从而加重血管的病变。尽量选低油、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膳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脂、血糖,增加饱腹感,控制体重。同时,要戒烟限酒。

保持良好心态。不稳定、消极情绪会使神经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引起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力增强,同时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工作负担加重。因此,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等,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

陆兆华提醒,市民最好每年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和血压等指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注意。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如心悸、胸痛,头痛,呕吐,半边肢体麻木、无力或偏瘫等症状,应立即送到正规医院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请求帮助,以免错过最佳抢救时间。(黄舒捷)

新闻推荐

旧衣物回收还需政策配套引导

为加强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梧州市有不少居民小区设置了旧衣物回收箱,方便市民处理家中一些弃之可惜,留之家里又用不上的衣物,这...

梧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梧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